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3D打印遇尴尬 软件研发滞后(2)

  • 来源:中国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8-26

更多

事实上,早在10年前,Stratasys公司就开始赞助“极端重构3D打印”挑战赛。比赛分工程类和艺术与建筑类,包括创新性产品开发设计、现有产品重新设计以及艺术与建筑作品原创。其中,创新设计软件与基于Web的设计工具成为比赛的热点。

让郭戈苦恼的是,无论从知名度还是财力上讲,太尔公司和全球知名的Materialise公司和Stratasys公司都还有一定差距,运营一个3D打印设计类网站或是策划举办此类大赛都面临一些困难,而且也无法解决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做面向大众的设计,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聚沙成塔,把产业做大。”郭戈说。

赛迪智库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张鼎认为,两大原因造成我国3D打印软件环节的缺失。一个是,我国3D打印产业尚处于硬件跟踪和硬件仿真阶段,更多地关注3D打印性能,软件开发设计与服务还无暇顾及。另一个是,符合3D打印产业需求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出现。“我国有很多工业设计(CAD)软件企业,如中望、CAXA等等,其中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向3D打印软件设计方向转型。这些企业为3D打印软件设计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我们并不缺人。但如果软件设计人员无法从设计中获得应有的报酬,他们就没有向3D打印转型的动力。”张鼎说。

3D打印软件设计,从开环走向闭环

在美国3Dsystems公司官网上,只有一些简单的3D打印产品设计提供免费下载,比较复杂的产品设计则在网上查无踪迹。业内人士告诉,这些复杂的产品设计的价格要比3D打印出的产品的价格高很多倍。他们认为,这种价格差是合理的。“一个是卖产品,一个是卖设计,设计的价格必然要高,这样才能体现软件设计的价值。”

林峰关注的是,这种价格差带来的负作用。“3D打印软件设计价格那么高,那谁还来买3D打印机?只买3D打印出来的产品,不是更划算。”他认为,要打开3D打印的大众市场,关键是找到一种商业模式,既能降低3D打印软件设计的价格,又能保障3D打印软件设计者的收益。

“现在的3D打印软件设计是放在网上的,谁都可以下载,下载后想打印多少就能打印多少,我们无法控制它的传播和使用。”林峰告诉,在目前的3D打印的商业模式下,有可能某人购买了设计数据,自己打印产品再出售。但真正的设计者却可能无法从中受益。他提出,要让设计数据从不可控变为可控,就要把它从现在的“开环”变成“闭环”。

林峰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把3D打印设计和打印机绑定起来。他解释说,每一个3D打印机都有一个编号。顾客根据打印机编号下载设计数据,这个设计数据只能在通过付费验证的打印机上打印一个或者两个,然后数据就失效了。这样一方面能够降低3D打印设计的价格,另一方面还能通过下载量的多少对设计方案进行市场优选。

“好的设计,大家大量下载,设计者劳动价值同样能够得到体现。更为关键的是,这种方式能够带来‘滚雪球’的效应,不仅会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3D打印软件设计中来,还能推动3D打印面向大众市场的拓展。”林峰说。

郭戈认为,绑定3D打印设计数据与打印机是可以实现的,但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推动。他说,“硬件生产厂商要建立一种基础的保护机制,给软件设计者提供一个接口,让他们按照要求提供数据。这样,我们就能知道下载的3D打印设计是否付费,打印了几件。”“在这种模式下,管理部门还能通过数据加密等方式对3D打印枪支进行有效管理。”郭戈预测,培育形成面向大众的市场,至少还要5—10年。

最新发布的Windows8.1预览版已经可以支持驱动3D打印设备。在张鼎看来,这传递出一个信号,微软已经意识到3D打印产业对操作系统带来的机会和市场空间。“这一点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提升我国3D打印软实力已经刻不容缓。”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8/n49254.shtml
本文标签: 3D打印   自动化   工业   智能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