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中国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发展路线 (2)

  • 来源:科技日报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8-27

更多

“清洁汽车行动走到今天,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年参与启动大会筹备工作的吴志新介绍,仅天然气汽车一项,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在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而11个示范城市推广的经验,也为日后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营提供了有益借鉴。

据了解,整个“九五”期间,科技部等部门共为相关的研究项目投入了5000万元经费。这个数字在当时是令人惊叹的。“从清洁汽车行动上,我们可以看到科技部等政府部门眼光的前瞻性。在一个产业还不是很受关注,还没有成型之际便设立专门的项目和资金,这就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吴志新说。

在清洁汽车行动中,电动汽车项目当时所占的比重并不算大。真正令电动汽车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核心内容的,是2000年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的归来。

“万钢部长从德国回来,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节点。”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说。他表示,从此以后的“十五”阶段是中国电动汽车关键的五年。之所以关键,在于以万钢为组长、由十三位专家组成的重大专项专家组,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了意义重大的“三纵三横”(“三纵”指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三横”指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和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总体路线,清晰地指明了研发和产业化思路,在国内引起不小的震动。

“今天回头再看,三纵三横的技术路线,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没有大问题。作为参与起草者之一,我非常欣慰。”吴志新说。

十五过后,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由欧阳明高教授接任。相比之下,“十一五”最大的变化是引起了企业的重视。“‘十五’主要以国家投入,高校院所承担研究项目。企业积极性还未调动起来。到了‘十一五’期间,在‘十五’的基础上,企业的信心得到了加强,加之国际发展潮流的兴起,整个产业界加入了进来。到了‘十一五’后期,又开始了示范运行,把研发结果推向市场。”王秉刚说。

从2001年电动汽车专项规划组成立起,经过两个五年规划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以整车产品为载体,以动力系统为核心,已经突破关键零部件瓶颈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基础研究不断深化,公共服务平台得到建立,构筑起“三纵三横”研发布局,形成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总体研发体系,推动了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

以“十一五”为例,国家拨款经费达到11.6亿元,安排技术开发、公共支撑、示范推广等方面课题270项,带动企业、地方等资金投入超过75亿元,在科技部指导下,这一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进行了统一规划和部署,共有432家单位的1.46万人参与了重大项目相关课题的研发工作。

如今,我国政府已经将电动汽车作为汽车工业未来技术战略转型的目标。在业已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及科技部《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中国新能源汽车“纯电驱动”的发展路径,被明确确立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趋向。

中国汽车跟上了这波新潮流

为开动第一辆燃料电池样车,竟然需要两个班组。一个负责驾驶,一个负责开关各种阀门。

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地位,如今已然得到全球汽车工业的公认。国际汽车业巨头,纷纷大手笔投入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不过,与以前不同的是,他们很快就发现,面对这波新潮流,中国汽车没有再次被落下。

“你见过中国第一辆燃料电池汽车是什么样吗?确切地说,那不是汽车,更像是一个小型化工厂。”在王秉刚的记忆中,为了开动那一辆样车,竟然需要两个班组。一个负责驾驶,一个负责开关各种阀门。

正是循着“八五”、“九五”期间这样初级但却珍贵的点滴积累,经过“十五”、“十一五”十年时间的全面发展,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重大进步,当前总体水平位于国际前列,个别方面占据领先地位。可以说,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是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产业升级,追赶世界汽车领先水平的一次战略机遇。

首先,电动汽车主要性能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仅“十一五”期间,在整车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15个混合动力汽车、8个纯电动汽车、3个燃料电池汽车,以及11个代用燃料汽车研发平台,并形成了3个燃料电池发动机和15个代用燃料发动机研发平台。各类电动汽车公告产品数量达到350余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8/n49278.shtml
本文标签: 新能源   电动汽车   节能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