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燃油消耗降低20%—40%。初步建成了整车大批量生产能力,带动了电控、电池和电机关键零部件配套体系建设。混合动力客车月均行驶3500km以上,混合动力公交车产品出勤率和传统车相当,产品性价比逐步得到市场认可。
在纯电动汽车方面,动力系统通过15万公里的耐久性考核。客车经济性在“十五”的基础上提高5%,12米纯电动客车整车能量消耗率降到83.8kWh/100km,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轿车最高车速120—150km/h,一次充电里程120—300km。
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客车耗氢量为9.56kg/100km,轿车最高车速达150km/h,0~100km/h的加速时间14秒,一次加氢续驶里程300km,氢气消耗0.912kg/100km,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次,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提升,满足了整车配套要求。
在零部件方面,“三横”中的多能源动力总成电控、动力电池(包括燃料电池)系统和电机驱动系统等作为动力系统平台的核心技术得到加强,在全产业链范围内掌握了电动汽车关键产业化技术。
在动力电池方面,镍氢电池功率密度最高达1225Wh/kg,锂离子电池的功率密度最高达2178Wh/kg,建成了多条年产千万安时以上的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并实现了锂离子电池材料的规模化和国产化。
在燃料电池的成本降低、寿命提高以及环境适应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0kW轿车用燃料电池和100kW级客车燃料电池的模块体积比功率超过1100W/L,预测寿命接近5000小时。2010年我国自主产权的燃料电池达到千套级批量生产能力。在驱动电机方面,形成了90—200kW电动客车用电机系列化产品和3—90kW电动轿车用电机系列化产品,性能价格比在国际上具有明显优势,各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万套级以上。
在电控系统方面,动力系统综合控制和优化技术的能力得到提升,实现了电动汽车动力总成ECU的研发和产业化技术开发,获得了一大批电控系统的相关知识产权,初步形成了混合动力系统、纯电驱动系统的小批量生产能力,掌握了动力系统网络通信的设计和集成技术,远程监控和终端系统得到初步应用,部分企业形成年产5万套以上的生产能力。
在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计算机软件等方面取得1296项科研成果,主要成果转让数为174项,成果转让获得收入3.48亿元。各项成果创产值119.4亿元,创税收5.5亿元,创利润14.03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几年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技术攻关的引领突破,以及“十城千辆”示范推广工程的市场拉动,极大调动了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的积极性,产业投资迅速增加,产品开始批量化进入市场,发展环境逐步改善,产业发展具备了较好基础。
此外,仅“十一五”期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共申请专利2011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015项,研究相关标准共66项,正式发布标准62项,其中国家标准30项,行业标准32项,有力地促进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培养博士后7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686人。
三年示范城市规模达到25个
最初的时候,我们有些信心不足,便问领导:“十城千辆”是十个城市一共一千辆,还是一个城市一千辆呢?得到的回答是“当然是后者了,你们步子要大一点。”
“一开始,我们很担心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和困难,但结果没有想到地方政府非常积极。以至于后来十个城市的名额也挡不住了,现在扩展到25个城市。”回忆起3年前启动十城千辆示范运行时的情景,王秉刚对当时的忐忑念念不忘。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