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北斗技术与GIS(2)

  • 来源:中国智能电工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8-28

更多

它的应用领域很广,GPS能用的领域基本上北斗都可以利用,而且GPS不能应用的领域,有些领域北斗仍然可以使用。市场规模,现在主要应用在交通领域,包括海洋、渔业,这两个用得是最多的,交通领域从去年12月27日推行北斗民用化之后,今年交通部已经规定9个省市所有的两颗UV车辆必须安装北斗,这个已经是强制执行的,6月份如果不安装北斗的就不能有牌照,也就是说在交通运输方面这是北斗最主要的方向。再一个是渔业,大家知道黄岩岛、钓鱼岛这些事件,所有的后面都是使用了北斗,因为在海上GPS基本上是不能用的,这是第二块渔业。第三块就是减灾救灾、气象林业这些特殊领域。

未来的目标发展无非是两块,一块是手持终端,大家知道现在手机都含有GPS的定位,未来可能都会换成北斗。再一个就是车载,车载这块我们推广的是两颗UV车辆,全国这是最先要安装北斗的,再第二步到2020年之前所有的货车、客运车、公交车、出租车,所有城市的客运车辆一共是1200多万辆客运车辆都需要安装北斗,到2020年之后民用的市场也会非常大。

它的产业链我就不讲了,它包括芯片提供商、终端制造商、地图内容、位置服务的平台技术商,再到最后的服务运营商,它有比较长的产业链。珠三角地区为什么北斗走在前列,主要是它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发达,全国60%的卫星导航移(车载卫星导航移)都来自于珠三角地区,而深圳占到了40%,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手持手机的话,深圳是最多的,所以我们基本上在这块具有很好的优势。

应用案例主要是两块,它的应用包括了政府、行业、大众的应用,各个方面,我提两个现在比较典型的应用。第一个是短波文通信服务,第二个是车辆的管理,主要以物流车辆服务,短波文通信是北斗一代的功能,也就是说在2003年的时候,就具备了短波文的功能,短波文就是不同于GPS的地方,它可以在没有任何基站的情况下,通过卫星通信发短文,这是在所有自然灾害是比较有用的,包括今年雅安地震以后,北斗用户的台数达到500台,定位达到2万多次,通讯3万多次,当你所有基础设施没有的时候,北斗仍然可以定位,仍然可以把情况发出来。有人提出来北斗作为物联网的终端,它是完全可以作为通信功能的,它除了功能定位还可以把你的位置传出来,使用它的话主要是在一些特殊的场景。

物流的信息服务就跟GPS类似,主要是作为车辆的定位和对后台位置服务的功能,包括一些车辆管理、轨迹管理、油耗管理、载重、报警这一系列的功能,这跟我们现有车辆里物联网的技术可以结合起来,主要包括智能物联网终端,这些终端只要带有北斗的设备就可以接收北斗的信号,通过一些位置处理,实现对后台和对车辆的管理,包括它的整体架构,从终端到位置,到信息的管理到最后应用的管理。我们的物联网也好,包括北斗也好,最终它可能都是一个融合的平台,包括云计算、大数据这样一系列的技术,它从上到下应该是一个整体的构架。一些关键的技术我也就简单的过一下,因为它是一个整体的,产业链比较长,我就不提了,作为北斗的卫星导航,它主要是产业链比较长,从芯片到模块到终端,到位置服务的平台,再到最后的示范应用,它要有很长的产业链,在每一块都可能会有一些相应的技术难点和问题。比如现在的芯片,北斗的芯片的问题,包括我们天线技术,包括我们低功耗,我们现在功耗还是比较大,尺寸做得比较大,功耗做得比较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手持终端上,现在大家还基本上没有看到北斗芯片的原因,那就是因为功耗和尺寸的问题。我知道的中兴通信、创维都带有北斗二代的手机,我相信今年年底都会慢慢陆续上市,也就是说以后手持终端的内容都会有北斗和GPS双模的概念。在终端这块也是一样,主要是一些集成技术,包括我们的北斗、 GPS、Wifi、蓝牙各种技术的集成,再一个就是一些地图的技术,还有一些降低功耗,还有一些高精度定位的问题,因为北斗精细定位是10米,在深圳应该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它的五颗卫星是同步卫星,在赤道的位置,南方可能要比北部定位精度更好一些。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8/n49302.shtml
本文标签: GPS   自动化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