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3D打印挑战知识产权(4)

  • 来源:腾讯财经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8-28

更多

3D打印与专利保护的关系

3D打印的核心技术本身“激光烧结”就属于一项专利。令人期待的是,还有不到一年,即2014年1月,该项专利保护期届满,3D打印专利将进入公有领域,这也被视为推动3D打印事业腾飞的利好消息。届时,会有大量的3D打印机问世,制造业也会发生一次革命,在这一过程中同样需要关注专利侵权问题。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关注对产品的内在结构及创新,而外观设计专利则更多关注产品外观的外型及色彩。与原有的平面打印不同,3D打印既涉及到产品的外型,同样也涉及到产品的内在结构,因此3D打印与三项专利权的关系都十分紧密。打印者在打印之前需要了解相关产品的专利保护情况,以防止侵犯他人专利。

3D打印还会促进过期专利的商业化利用。专利是有保护年限的,如发明专利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保护期为10年,超过了保护年限,专利将进入公有领域,人人皆可免费使用。其实,很多已经过期的,无论是外型还是结构都创意十足,但碍于技术限制,难以实现,故而被“闲置”。3D打印技术可能会重新换起“过期专利”的生机与活力。美国的格里斯律师就在过期专利中发掘“大量有趣和有用的设计”,他还在网上开设了专门的板块,供用户下载过期专利设计3D设计图并自行打印。

当过期专利被大量利用的时候,专利权领域又将迎来新的呼声:延长专利保护期,无疑,这又将是一个棘手的话题。

“合理使用”会不会让商家破产

在讨论3D打印与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时,还必须关注到“合理使用”的问题。在知识产权制度中,对于那种仅仅为了个人使用而少量复制的行为,会被认定为合理使用,从而被排除出侵权范围。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8/n49309.shtml
本文标签: 3D打印   自动化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