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襄阳工业机器人项目启动 攻克控制系统替代进口

  • 来源:新浪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9-03

更多

汽车焊接机器人

8月30日,湖北铁人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铁人机器人”)8轴联动工业机器人项目在襄阳高新区正式开工。据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年产1.5万台工业机器人。值得一提的是,即将量产的机器人拥有自主研发的控制系统,标志着鄂产机器人将告别“借脑”的历史。

襄阳机器人产业再添新军

本次开工项目计划征地60亩,投资6亿元,兴建8轴联动工业机器人产品生产线等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5000台工业机器人、5000套夹具、5000台(套)电气设备的生产能力,产值将突破30亿元,税收达2亿元。铁人机器人公司负责人谢远伟称,此项目建成后,可尽快实现8轴联动工业机器人的量产。

记者了解到,作为我省工业重镇,近年来襄阳机器人产业发展强劲。2010年,中日龙(襄阳)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将深圳等地的工业机器人研发中心和生产线集中搬至襄阳,整合后的工业机器人新厂已于今年5月全面投产,如今月产能近500台,是整合前的3倍。不仅如此,该公司还计划用3到5年时间,聚集一批工业自动化上下游企业,建成华中领先的自动化产业园。

在我省,紧盯这一蛋糕的不只是襄阳企业。2010年,湖北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引回人工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团队,汉迪机器人公司落地光谷,去年该公司接到了3000多万元的订单。2011年,应城引进了我省首家焊接机器人公司骏腾发,成立当年就接到了富士康的订单。目前,骏腾发生产的机器人用在比亚迪、格兰仕、立信整染等企业的生产线上。

鄂产机器人控制系统自主研发

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传统企业招工难如影随形,工业机器人市场前景巨大。资料显示,明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总规模将达到万亿元。

然而,核心技术缺失依然是制约国产机器人的最大短板,我省大部分机器人生产企业也不能例外。而缺失的技术中,作为机器人大脑的控制系统便是其一。目前,我国机器人生产企业大都引进日本等国的控制系统。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因为没有源代码,国内企业只有花钱从国外请人维修。

日前,我省一家企业花300多万从日本引进两台机器人,而不愿花一半的价格买国产的。该企业负责人透露,工业机器人贵的就是控制系统。

不过,这种问题将在湖北得以解决。铁人机器人公司负责人谢远伟表示,公司拥有一个8人技术团队,团队成员都在日本机器人公司工作5年以上,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积累。成立一年来,公司投入近800万元研发资金,自主研发的8轴联动工业机器人产品具有先进的控制系统,能替代进口产品。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9/n49433.shtml
本文标签: 工业机器人   自动化   工业   智能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