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工业机器人应用快速普及对现代工业发挥重要作用(2)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09-03

更多

2、倒逼中国经济转型

中国出口导向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过去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但是,欧美国家正在进行的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再工业化会给中国以低价劳动力为中心的低端制造模式带来巨大冲击。当然,中国如果能积极应对国际市场对制造业的冲击,智能制造模式也会倒逼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结构性转型,带来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表现为:第一,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制造业升级,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二,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逐步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能的小型规模企业;第三,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从劳动密集型模式向信息化、科技化和自动化的模式转变。

机器人的使用必然会给中国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尽管从国际上看,除美国之外,日本、韩国、德国以及其他国家,机器人使用率上升并没有带来失业率的上升,但从欧美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历史来看,工会和其他劳工组织为保护工人工作岗位,都极力反对过企业机械化和自动化。在中国,制造业仍然处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低端模式,使用机器人在一定意义上并非是补充性劳动,而是替代性劳动,特别是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不断大幅上升,促使一些企业使用机器人的直接目的就在于节省劳动力成本。所以,需要警醒的是,政府在大力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同时,更需要做好防控对就业产生的巨大冲击的准备。目前我国劳动力队伍素质还不适应智能高端制造模式,整体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仍较低,这就要求政府在大力推动高端制造的同时,提高劳动力队伍素质和技能水平。否则,机器人带来了生产力的提高,但带来的社会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3、给企业带来巨大影响

机器人快速发展给企业带来巨大影响。第一,机器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机器人在运转过程中不停顿不休息,产品质量受人的因素影响较小,产品质量更稳定。第二,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在规模化生产中,一台机器人可以替代2到4名产业工人,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机器人没有疲劳,一天可24小时连续生产。第三,机器人容易安排生产计划。由于机器人可重复性高,只要给定参数,就会永远按照指令去动作,因此安排生产计划非常明确。第四,机器人可缩短产品改型换代的周期,降低相应的设备投资。机器人与专机的最大区别就是可以通过修改程序以适应不同工件的生产。在产品更新换代时只需要重新根据更新产品设计相应工装夹具,机器人本体不需要做任何改动,只要更改调用相应的程序命令,就可以做到产品更新和设备更新。第五,机器人可以把工人从各种恶劣、危险的环境中解救出来,拓宽企业的业务范围。第六,机器人代表着工业自动化的最高水平,体现了企业先进的加工能力和科研能力,使企业形象和竞争力上升了一个台阶。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09/n49434.shtml
本文标签: 工业机器人   自动化   工业   智能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