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新投资超135亿英镑
在过去3年,中国香港企业,特别是李嘉诚旗下公司在英国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引人注目,目前共有6个项目,涉及领域包括天然气、电力和水务。
2010年7月,长江基建以58亿英镑从法国电力公司 EDF手中买下英国电网业务;时隔一年,又以24亿英镑买下英国上市公司Northumbrian水务;同样在夏季,2012年,长江实业牵头的一个财团同意斥资6.45亿英镑收购英国天然气公司Wales and West Utilities(WWU)。
随着上述交易的达成,英国30%的电力供应,7%人口的供水,25%的天然气,都开始依赖李氏家族企业。加之更早之前投资的北方燃气公司和布里斯托海岸能源公司以及南方水务公司,李氏家族对英国能源的控制力不可小觑。
与此同时,中国主权资金的目光也投向了英国基础设施。2012年1月,中投公司以2.76亿英镑获得英国最大水务公司泰晤士水务8.86%的股权。泰晤士水务公司为伦敦和泰晤士河谷地区供水。
同年11月,中投国际投资英国基建设施的行动又进了一步,斥资45.6亿英镑通过其全资子公司购买英国希思罗机场控股公司10%的权益。
无怪乎,英国人发出了“中国人买下英国”的惊呼。
地产投资异军突起
尽管英国整体经济惨淡,但是其首都伦敦作为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的金融中心,一直以来都吸引了全球投资人的目光。近些年来, 来自亚洲、中东和北美的买家,已向伦敦的写字楼、商店和酒店等商业地产投下了巨额资金。而中国的主权基金也在同一时间抢滩英国商业地产。
从2010年中国银行(2.67, 0.02, 0.75%)在伦敦金融城核心地带,英格兰央行对街购置大楼建立伦敦分行新总部,到2012年中投公司斥资2.5亿英镑购买德意志银行英国总部“温彻斯特大厦”,中国主权基金进入伦敦地产市场的势头引人注目。
而由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在伦敦注册的银杏树投资有限公司,去年夏季因有意以5.5亿英镑收购主要经营和管理英国大学学生公寓的“大学合作伙伴项目公司”(UPP)40%的股份,进而走入人们视线。
而据记者了解,早在去年年初,中国资本对伦敦商业地产的投资便已开始。
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跨国投资部负责人拉斯德·哈桑对记者透露:“银杏树公司2012年初买下了黑岩集团的总部大楼。他们不久前又作为投资人之一,签约购买了一座叫做Ropemaker Place的新办公大楼。”
记者在伦敦金融城的中心位置找到了这两座都超过20层的大楼并了解到,银杏树投资公司于2012年5月以2.85亿英镑的价格完成购买黑岩集图总部大楼,而 Ropemaker Place 大厦则为联合投资,出售价格高达4.7亿英镑,银杏树投资公司参与了投资。
英国商业地产因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来严重衰退,给全球投资人提供了“抄底”可能。2012年,市场开始有所稳定,尤其是伦敦的商业地产逐渐呈现复苏势态。
整体上来说,英国40%~50%的商业地产交易额都来源于海外的投资商,而海外资金投资伦敦金融城占比破纪录地达到了76%,交易规模为89亿英镑,亚洲投资人则以22亿英镑的交易额成为其中翘楚。
而对伦敦西区等市中心商业地产的投资,中国投资者紧随美国、德国、加拿大和马来西亚之后名列第五,交易总额达6.83亿英镑,虽与排名第一位的美国(11亿英镑)有一定差距,但仍是一股飞速上升的势力。
除了主权基金,中国其他投资机构或个人投资者也对英国商业地产跃跃欲试。去年底,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投入1.5亿英镑,在金融城内购置了 Finsbury Circus 1号办公大楼。
今年7月8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斥资2.6亿英镑,从德国商业银行旗下不动产管理公司手中购得劳合社大楼,这是中国保险公司第一次尝试在海外购置不动产。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劳合社大楼的主要物业由劳合社保险伦敦公司承租,租金1600万英镑一年。有人算了一笔账,按此租金,平安可在11年左右收回成本,投资年回报率在6%~9%之间。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