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中国能源装备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 来源:中国机经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10-11

更多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能源装备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能源装备总体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日前在“中国能源装备自主创新报告会暨中国能源装备企业全球化发展论坛”上自豪地表示。

不过,张国宝同时也指出,中国能源装备产业在一些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还有一些关键设备需要进口。能源装备企业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从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型,同时政府应给予政策支持和组织协调。只有这样,中国能源装备才能够领先、才能走向全球。

从“追赶”到“领跑”跨越式发展

能源装备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关联度高的战略产业,是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中国能源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和进步。如果没有这些,中国不可能成为世界能源大国。”作为中国能源装备30多年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张国宝感触颇深:“上世纪80年代初我到国家计委工作的时候,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支持技术引进。那个时候和今天确实不可同日而语,在引进500千伏交流输电设备之前,我国的电网大多是220千伏,最大的是西北地区的330千伏。如今,我们的输变电设备已经发展到交流1000千伏,直流±800千伏,是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的输变电设备。”

张国宝回忆,1978年中国电力装机容量为5700万千瓦,起初消化进口30万、60万机组都非常困难。“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引进60万千瓦的机组,在调试过程中碰到200多个问题。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现在我们可以自主研制100万千瓦的超超临界机组。”

目前,中国电力装机容量已突破12亿千瓦,发电总装机和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他领域也是如此。”张国宝表示,比如石油领域,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美国公司的钻机,一般是3000米、8000米。但是现在,不要说8000米,10000多米的钻机,就连12000米的钻机我们都可以自主生产。

张国宝指出:“现在我们能源装备当中相当一大部分,不是去设计贸易壁垒不让外面的东西进来,而是靠我们的实力,靠我们设备的性价比,完全可以和国际名牌产品、知名厂家同台竞争。”

我国能源装备已经大量走进国际市场,不仅有一般装备,还有一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装备。像LNG船,技术难度很高,被称为世界造船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要在零下163摄氏度低温下装载液化天然气漂洋过海,长期以来只有国外少数船厂能够建造,我国船厂2005年以前还不能制造。张国宝说:“我们现在做出来了,广东、福建、上海都用了我们自己制造的LNG船,就连日本的商船三井和美国埃克森美孚这些世界有名的大公司都订购了我们的LNG船。特别是核电,安全性要求很高,谁敢碰?出了问题怎么办?现在我们北京的广利核,加上中广核的支持,我国核电站的控制系统已经用上中国自己做的了。”张国宝自豪地宣称:“我国能源装备总体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10/n50033.shtml
本文标签: 能源   光伏   电力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