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中国高端机床首卖欧洲:大连光洋将颠覆什么?(3)

  • 来源:中国刀具商务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10-14

更多

中国高端机床首卖欧洲:大连光洋将颠覆什么?

VGW400-U高速高精度五轴立式加工中心

打破日德垄断

于德海至今仍能清晰地记得当年他去某知名日本机床企业购买机床的时候,对方苛刻的条件,该企业的购买协议最后一页标注着这样一段话:本产品可检测出设备的移动,移机后,未经本公司或其代理商的确认,将无法运行本设备,对于设备不能运行造成的任何损失,本公司及其代理商概不负责。

这样的限制影响了我国航天、航空、军事、科研等需要精密制造的重要领域几十年,所以当国内某航天企业31所听说了一家大连的机床企业可以自主掌控五轴数控机床技术的时候,该所副所长杨继平马上赶到了大连。他们带着需要加工的叶轮坯料要看看大连光洋机床的加工效果,以往使用进口机床需要经过一个月的调试,而这次双方技术人员密切合作,仅用了四天就完成了机器的调试,而且加工成的样件出人意料的好。河南某专业膨胀机生产企业的案例更是令人震惊:使用进口高档机床,生产出一个叶轮需要4.5个小时;而采用光洋的机器经过优化后,只需要2小时就能完成同样精度要求的叶轮加工。

于德海解释这其中的原因:相较于外国机器的调试人员只了解数控系统的功能,而大连光洋的技术人员清楚整个机床和控制系统的原理,所以能迅速抓住要害,在最短的时间内调试好机器并针对加工工件进行优化。看到国内机床可以完全替代国外机床,上述31所当即决定扩大和大连光洋科技、大连科德数控的合作范围与深度。

但是,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敢于吃螃蟹,毕竟大连光洋在高端机床制造领域还是个生面孔。

如今,横在大连光洋面前的最大障碍就是需要找到更多客户来体验产品,从而验证自己五轴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唯有经过不同客户的应用,大连光洋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为了帮助大连光洋达到此目的,国内多部门和专家领导都在积极协调。今年上海电气无锡透平叶片厂向济南第二机床厂采购了一台龙门加工中心,原本要求配套西门子的数控系统,但在原机械部副部长陆燕荪的劝说下,在现场换成了大连光洋的数控系统,现在加工中心已经运行几个月了,加工的产品精度与之前使用西门子系统时并无二致。

对自己的产品有了信心,于德海根据高精度制造的发展趋势为大连光洋制定了明确的战略计划。大连光洋的机床产品将集中在五轴立式加工中心、五轴卧式加工中心、五轴工具磨床、三维激光复合加工中心这四类机床。五年内,大连光洋计划投资16.6亿元建成上述四类机床、人造大理石床身、伺服电机等9个专业化生产企业,年产值将达到146亿元。

英雄的气质总是较为相似,于德海对技术的执着吸引了一批技术人才来到大连光洋。总工程师陈虎,是我国光纤总线式数控系统第一规划师,系清华大学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本硕博毕业,一直在数控系统领域从事研发工作,自2007年来到大连光洋,几次被国内外企业挖角,他都一一回绝了。在他眼里,光洋对研发人员的待遇虽不是一级水平,但光洋的研发空间和团队信念是最为适合自己的。除了陈虎,大连光洋还“藏着”三位外籍老专家,其中一位曾是日本日立精机的高管,他们的平均年龄在62岁以上,本该退休的他们不甘心自己的技术不能继续为社会效力,来到大连光洋继续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

拥有这样一个从技术到思想都足够强大的研发团队,大连光洋怎么可能长期充当机床行业的无名小卒?于德海坚信,当一个事情只简单地去模仿的时候,就很难创新,只有把源头搞清楚,才能抓住创新的牛鼻子。所以于德海不怕自己的技术受到质疑甚至比较,他期待更多的企业来验证大连光洋的五轴数控机床性能。如今大连光洋的战书已经下达,不知日德企业们将如何接招?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10/n50106.shtml
本文标签: 高端机床   大连光洋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