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海南天能电力利用太阳能既发电又淡化海水

  • 来源:能源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10-14

更多

5月29日,是中国科学院水电联产项目组的科研人员永难忘记的日子。

这一天,海南天能电力有限公司光伏发电厂负责人林友亮端着一杯水,左右为难不敢下咽。原来这水是从正在试验的海水淡化机里流出来的,他对水的安全性还有些怀疑,接着他用手指轻轻蘸了点水,并用舌头舔了舔,感觉没有盐味,随后的检测结果也显示为高纯度的纯净水。这一刻,位于海南临高县金牌港经济开发区的中国科学院水电联产项目组的科研人员如释重负。经历一年多的系统集成设计,50多天的安装和调试,这个国内首套太阳能电水联产实验示范系统终于打通“任督二脉”,洁净的淡水绵绵而出。

科研人员是如何利用太阳能既发电又淡化海水的?为此,记者来到项目组一探究竟。

向太阳要热 向大海要水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博士原郭丰指着电脑里的图片告诉记者:“整个太阳能电水联产实验系统由槽式太阳能聚光器、海水淡化设备和换热与蒸汽发生系统三部分组成,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设计都是项目组独立完成的。”项目组在前期槽式聚光器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海南海洋性气候及相似区强风载荷特征,开发了适应于该类地区气候特征的大风载荷轻量化槽式聚光器。

在原郭丰不断讲解下,记者弄明白了整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槽式聚光器将导热油加热,高温导热油经由管道进入汽包(油/水换热器),加热气包内的软水,产生高温高压水蒸气,高温高压水蒸气可以推动汽轮机组发电。在电水联产技术中,即是利用汽轮机出口65℃左右的乏汽(已经释放出热势能的蒸汽)作为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系统热源进行海水淡化,以综合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能源利用效率。

根据项目组提供的资料,建成后的示范系统集热器面积达到200平方米,除发电外,可成功实现2.0MPa饱和蒸汽输出,海水淡化产量达到了0.35吨/小时。

原郭丰介绍,这一项目是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由海南天能电力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和北京寰能天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目前,项目的实验预期基本达到,已申请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太阳能槽式集热器结构等3项专利。

在项目委托书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项目期限为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如今这个项目基本完成,比预期提前了一年半的时间,当问到为什么能这么快完成任务时,王志峰说:“因为这里有一群务实的人。”

热情胜高温 “外行”干基建

见到原郭丰的时候,他返回北京已有两周,黝黑的面庞显然是海南高温曝晒的烙印。的确,由于曝晒,项目组几个白净的北方汉子,没几天就变成了“黑人”。海南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让项目组的科研人员确有“煎熬”的感觉,流下不少汗水,用原郭丰自己的话形容流汗——“就像小河开了口儿”。那些日子他们就没怎么穿过几天干松的衣服,就连吃午饭的时候都站着,增加蒸发面积。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10/n50145.shtml
本文标签: 电力   太阳能   发电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