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人才不足也导致了医疗器械行业创新能力“缺血”。国内只有100多所院校开设了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但是700多所高校开设了药学等专业。
此外,黄屹还抛出了一个问题:“迈瑞为什么出现在深圳?而不是北京、上海?”
“因为深圳电子产品发展很快,医疗器械配套产业健全。二十多年前迈瑞刚创业的时候,曾有人开玩笑说买个合适的电烙铁都得去香港,现在深圳什么电子元件买不到?”黄屹表示,医疗器械跨行业、跨学科特点明显,而国内相关配套产业还未形成对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人才“缺血”
在企业迎接发展黄金期的另一方面,外部力量的涌入并不会等到国内产业作好准备。目前,处于青苗阶段的本土医疗器械产业正面临被外资蚕食的危险。
其中最鲜明的表现之一便是跨国医疗器械公司对我国企业的人才争夺战。外企挖人往往是挖研发项目的带头人,然后挖走整个团队。
例如,去年曾有媒体报道,柯惠医疗(Covidien)在两个月内挖走微创医疗的多位中层,“工资直接翻一倍”。
而对于以研发为核心的医疗器械行业,本就“缺血”的本土企业,若因被挖墙脚而大量“失血”则近乎意味着“被判死刑”。
事实上,外资企业并不满足于挖人,甚至正在逐渐 “吃掉”国内企业。
单以美敦力为例,2008年与威高成立了合资的骨科器械有限公司,美敦力控股51%。
去年9月,该公司以8.16亿美元的价格并购了康辉控股(中国)公司,又在10月购买了深圳先建科技公司19%的股权并获得该公司的产品分销权。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长樊瑜波曾表示,目前中国高端医疗器械70%以上依赖进口,其中高端膝关节、心脏起搏器等几乎100%依赖进口。
而据中国医药(600056,股吧)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医疗器械部数据统计,仅在CT设备领域,西门子、东芝等5家企业占据国内市场的份额就高达90%。
中国企业家管理协会副会长骆燮龙指出,如果民族产品不积极发展,不加快创新研发,中国医药器械的前途不乐观。中国医疗器械产品的价格主导权将被外企垄断。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外资的多种渗透无异于在国内市场抢占地盘,国内企业必须改变以往的跟随战略,真正建立起自己的研发创新平台,改变“几乎没有原创性产品”的现状。
对此,于振行建议,国家应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完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医疗器械行业的统计分析,企业应走全球化的道路,同时防范风险,不盲目跟风,逐渐提升创新能力。
外部力量并不会等到国内产业作好准备。目前,处于青苗阶段的本土医疗器械产业正面临被外资蚕食的危险。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