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行业逐步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1998年以后,依托三峡水电站送出工程、西北750千伏交流输变电示范工程及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试验示范工程,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业突飞猛进地发展,全面掌握了500千伏交、直流和750千伏交流输变电关键成套设备设计制造技术。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又开展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的研制及工程建设,并以我为主、对外合作生产了世界第一条百万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线路(晋东南-南阳-荆门)所需的成套设备,抢占了世界输变电技术、设备制造和试验的制高点。
高压直流输电跨跃台阶
直流输电工程在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两个±500千伏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设备和技术全部依赖进口,我国还尚不具备成套设计和制造±500千伏直流输变电设备的能力。
“九五”期间,为尽快掌握相关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根据三峡工程输电需求,国家依托西电东送的中通道三峡—常州±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采取“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分包制造和攻关创新”的方式,即在国际招标中要求外方转让换流变压器、平波电抗器、换流阀和晶闸管技术,并允许国内厂商分包制造,对国外±500千伏直流输电成套设备技术进行消化吸收。
随后,通过三峡—广东、贵州—广东、三峡—上海等±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国内制造企业进一步扩大了分包制造的份额,并重点引进了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系统关键技术等,在直流输变电装备制造技术和制造能力方面实现了跨越。
期间,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先后通过联合设计、独立制造的方式研制了换流变压器、平波电抗器和大功率晶闸管元件,使得设备的本土化率从开始时的30%逐步提升,并在大功率晶闸管、换流阀制造和换流站成套设备与设计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而经过上述工程对我国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的磨练,到2005年投运的“灵宝直流背靠背”工程时,我国就实现了成套装备100%的本土化,完全具备了独立设计和制造±500千伏直流输变电工程和设备的能力,彻底改变了高压直流输电设备依赖进口的历史。
超高压输电勇创纪录
随着西北地区黄河上游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750千伏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已成为迫切需求。
2001年开工建设的公伯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大型梯级水电站之一,其电力由官亭输送至兰州东。它是西北电网“西电东送”重要通道之一,长度为140.7千米,2003年被确定为我国首条750千伏输变电示范工程。同时,“750千伏交流输变电成套设备”还被列入“十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
该工程电压等级高,又处在3000米的高海拔地区,技术难度大。西电集团、特变电工、天威集团等37个科研、设计、制造、施工和调试单位,分别应用数值分析、物理仿真、实物试验和现场测试等方法,通过反复研究试验、攻关突破,最终掌握了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所涉及的高海拔、重污染的主变压器等全套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施工、调试和电网安全自动控制等系列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研制了750千伏自耦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等。
2005年9月,该工程建成投运,顺利实现了“一次性制造成功、一次性安装成功、一次性投运成功”的预期目标,获国家专利25项,还形成了20项相关标准,被评为中国电力优质工程。项目成果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该示范工程的研究与实施,填补了国内空白,创造了世界上海拔最高、运行电压最高的输变电技术纪录。目前,这条输变电示范工程已安全投运4年多,其关键技术研究和核心设备的研制成果,在后续建设的750千伏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