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工业机器人爆发式增长 2015年将达万亿规模

  •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10-18

更多

在智能化时代,机器人的形象不再停留在科幻电影中“钢铁战士”,抑或是生产车间流水线上的一台台机械手臂,而是以更加亲切的外观示人。

在武汉国际广场的科沃斯体验中心,擦窗机器人、吸尘机器人、空气净化机器人、安保机器人等20多款产品令人眼花缭乱。

科沃斯湖北代理商谢作群介绍,登陆武汉市场半年,在武汉国际广场每个月可销售20多台家用服务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可以解放双手、节约时间,兼有娱乐功能,如今还采用了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远程遥控。即使在外地出差,也可遥控家里的机器人工作。”他说。

“机器人进家庭需要突破三大应用技术障碍。”科沃斯体验中心工作人员说,家庭的应用环境更复杂,机器人如何自主适应环境是亟待解决的第一大障碍;机器人多由钢铁材质制成,如果接触到人可能会致伤,因此安全性也是技术障碍之一;此外,机器人还需要适应多种复杂语言指令,提高人机交互准确度,比如能听懂方言、家庭习惯用语等。

不过,相对于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发展机器人的日本等国家,中国本土企业直到2000年以后才真正开始切入这一产业。

尽管如此,中国不论是在技术研发,还是在市场推广方面,都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

3月6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家用服务机器人性能测试评估标准工作组会议在苏州召开,科沃斯作为国际标准化工作组的召集单位主办此次会议,这是在国际机器人领域中国企业首次以召集人身份主导国际标准制定的会议。该工作组将历时3年完成家用服务机器人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发布,2013年的目标是通过多轮会商完成家用服务机器人国际标准的委员会文件的阶段性工作。

在国内,在家庭清洁机器人领域,每销售3台清洁机器人中有两台来自科沃斯。目前,科沃斯家庭服务机器人已销往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士、西班牙等46个国家和地区。

而就在中国国家足球队1∶5负于泰国队半个月之后,另一支“中国足球队”的表现却出人意料:在2013年机器人世界杯足球锦标赛的中型组比赛中,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学生组建的“水队”以3∶2击败东道主、卫冕冠军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队,夺得冠军。

更为可喜的是,这类机器人正渐渐走出实验室,在各类公共场所为人服务,打破了国外在高端仿人机器人产业技术上的垄断。有专家预计,10到15年内,掌握各种技能的机器人将走进中国市民家里,像保姆一样提供家庭服务。

事实上,机器人在工业应用领域的春天正悄然到来。行业分析师罗百辉认为,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已经步入黄金期。作为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来的令人惊喜的“副产品”,机器人替代人工劳动力成为了行业快速发展的催化剂。

今年以来,中联重科开始采购焊接机器人以替代价格不菲的焊接工人,华西能源——新建的生产线开始大量采用工业自动化设备。国内制造业正掀起一波“机器人总动员”的浪潮。

目前,一台简单的搬运机器人,其成本相当于一位工人3年的工资,寿命在10年以上。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正以每年4%的速度下降,成本导向的技术升级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自2011年开始出现的招工难问题,在今年春季的招工旺季继续上演,并有从沿海蔓延至西部的趋势。就连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各地的招工大户富士康也开始试着摆脱对劳动力的依赖。

早在2011年,富士康就表示,未来3年内将在组装工厂生产线上累计部署100万台机器人。而今年富士康招工明显降温,机器人团队或已悄然上岗。

而且,机器人在工作效率方面更具竞争优势。在深圳雷柏科技公司,以往需要110人不停地工作,在引进了大批机器人上岗后,现在只需要5名工人。定制化的工业机器人已成为其生产线上的主力,其公司员工也从原来的300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1000多人。

不得不提的是,机器人产业蓬勃,虽会取代掉工厂里的作业员,却也将增加工程师的工作机会,不至于造成大量失业。

更为重要的是,机器人代表着人类制作工具的最高水平,未来机器人的普及可以说是又一次产业革命,机器人产业也被认为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新兴的大型高技术产业。

目前,全球机器人销量70%集中在5个国家,它们是日本、中国、美国、韩国和德国,而这5个国家普遍在这次世界经济衰退中抗跌能力较强。

在中国市场,现有5万台左右工业机器人在服役。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即制造业中每万名生产工人占有的机器人数量只有21个,距离全球55个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工业机器人就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除了目前应用较多的汽车制造行业,未来它将广泛应用于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焊接、装配、检测等作业中。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统计,全球对工业机器人需求最多的是汽车产业,占比为27.27%;电子制造行业的占比达到22.82%,这与近年来消费电子领域的技术突破有很大的相关性;其次是橡胶塑料工业和金属制品,占比分别为8.71%和3.62%。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10/n50506.shtml
本文标签: 工业机器人   自动化   智能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