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智能电网支撑首都智慧城市建设(2)

  • 来源: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10-18

更多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对配电网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北京建设智慧城市对首都电网尤其是智能电网的规划和建成提出了新的挑战。北京公司在年初发布的《服务首都发展白皮书》中承诺,截至2015年底北京城市供电可靠性将提升到99.99%,户均停电时间将从目前1.33小时降至52分钟以内。

为实现大幅降低用户平均故障停电时间,北京公司对现有的配电网网架、设备进行建设改造,同时大幅提高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和实用化程度,完善配网抢修体系建设。2012年,城市户均停电时间从1.62小时下降到1.33小时,有效减少停电时户数381196时/户,增加供电量2285万千瓦时。

今年春天,现代配电网关键技术实验室成立在公司成立,在配电发展方面依靠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的智囊依托有了一个新的起步,这也意味着公司对配电网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的研究都将会有新的突破。

通信信息平台是支撑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手段。为了应对“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信息化项目产生的大量实时数据的存储与访问,北京公司研究建设海量实时数据管理平台。6月份,“建设海量实时数据管理平台,支撑跨业务领域的智能电网应用”项目获信息化支撑智能电网优秀案例和解决方案一等奖。该项目通过海量实时数据管理平台的研究,最大程度地整合实时与非实时、监测与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为面向智能电网应用的实时数据管理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高效的电网,激发创新能量

屋外电动汽车充电桩和风光互补路灯列成一排、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制造着清洁能源,屋内住户可以随时了解家电的耗电情况……公司智能电网改造的成果,左安门智能公寓集中展示了智能电网在新能源接入、能源优化管理、互动服务的先进理念。

如今,这一理念将在北京未来科技城智能电网示范项目中得到进一步延伸。该项目不仅融合了智能小区、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电力光纤到户,还涵盖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分布式电源技术、智能变电站、智能自愈配网技术等多项新技术,最终将实现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安全、互动、干净”的首都城市智慧电网。

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电网最为重要的基础运行参量采集点、管控执行点和未来智能电网的支撑点。今年,未来城220千伏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开工建设让这片坐落在北京昌平区的智能电网示范项目驶入了“快车道”。该站作为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占地少、造价省、可靠性高”为目标,构建以“集成化智能设备+一体化业务系统”应用为特征的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节约工程造价1200多万元。同时,设计人员围绕“新型设备、新式材料、新兴技术”,构建基于电力电子技术和超导技术应用的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推动智能变电站创新发展。

更值得一提的,以未来科技城智能电网示范项目为依托,北京公司牵头负责863项目“主动配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研究也于9月份启动研究。项目实施后,未来科技城智能电网将具有主动调节能力,在安全、可靠、优质、高效、兼容、互动六方面的效益优势突出,供电可靠性具备99.9999%的能力,供电电压合格率超过99%,支持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即插即用,还可以实现能量互动。

除以未来科技城智能电网示范项目为代表的智能电网建设外,目前,电力光纤到户试点工程、配电自动化工程、智能小区/楼宇试点工程、用电信息采集工程、输电线路智能(无人机)巡检、物联网空调实证工程、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GIS)等许多工程仍在首都各区域紧张的建设中。

首都智慧城市建设是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契机,智能电网也将有力助推智慧城市。自2009年开展智能电网建设以来,北京公司已经完成近20类(项)智能电网工程。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电力能源保障首都智慧城市建设是公司一直努力的目标。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10/n50521.shtml
本文标签: 智能电网   发电   电力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