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和民用产业两种体系如何实现双向互动?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过程中,军民融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阻碍双方融合的障碍何在?10月15日举办的中国(绵阳)国际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10多名专家学者纷纷就此展开讨论。
国内10大军工企业加快转制
“没有饥饿感,谁会出去找吃的?”说起军转民进程缓慢的原因,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秘书长于川信一语中的。在他看来,制约军民融合的障碍,一方面是因为军工企业绝大部分属于国有企业,不愁订单,衣食无忧,所以,尽管有一大把的成熟技术,却没有向民用转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富有创新活力的民营企业,却因为门槛太高跨不进军需的大门。
转型先转制。于川信认为,破解障碍,让军民企业顺利“牵手”的办法,在于将现有的国有企业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造。于川信透露,全国十大军工企业的转制工作已经纳入议事日程,其中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试点。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技与质量司副司长张宝红认为,实施军民融合战略,重要的是进一步推动军工开放,扩大军工行业内外大协作,适度开放竞争的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能力发展格局,改善军品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在大幅提升武器装备研制能力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源进入军品科研生产领域。
军民沟通需要更多“月老”
一家生产电梯的民用企业,后来成了大飞机气密性门的唯一供应商;一家生产工程机械的民营企业,产品登上了美国的航母……军民融合(北京)装备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韩璞带来一串生动案例,“都是普普通通的民营企业,他们为什么能顺利‘参军’呢?”韩璞卖了一个关子。原来,这些成功的案例,都有他们的牵线搭桥。
成立于2006年的军民融合(北京)装备技术研究院是中国军民融合产业领域领先的综合服务提供商,主要业务涉及军工咨询服务、双向技术转化、民参军产品推荐等专业服务。在他们的“撮合”下,截至目前,已经有100多家民营企业顺利“参军”。“类似的中介结构还是太少。”国家安全战略与国防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石金武认为,制约军民融合的原因之一是双方缺乏有效信息平台,信息沟通不畅。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大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力度。
不能以保密之名行垄断之实
“军工涉及国家安全,如果向民营企业开放,泄密怎么办?”有人抛出这样的问题。
于川信认为,不能以保密之名,行垄断之实。军工企业的保密问题,在全世界都存在,但并不是所有的军工企业都需要保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完全可以向社会开放的。
韩璞认为,关键在于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美国的军民企业基本是完全融合,寓军于民,但是却很少发生其核心军事技术泄露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有一套健全的高新技术出口的审核机制及配套的法律制度。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