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中国重工试水军工证券化,开了社会资本直接参与国防建设的先例。如果中国的军工企业在满足国防需求的同时,能更好地帮老百姓“挣钱”,自然是富民强军、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但是,军工企业的资产证券化能否取得预期效益;已参与了股市融资的军工企业如何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等等,都是值得关注和有待观察的重要话题。
如果你问国内证券市场上的老股民,2013年最火的股票是哪些?他们会回答:“航母概念股”。
所谓“航母”概念股是指在涉足航母产业的船舶工业、飞机、发动机、武器装备、复合材料、卫星导航通信等领域的上市公司。2011年8月10日,“辽宁舰”的首次试航,就让A股市场上的相关概念股票,得到了一股强劲的向上推动力,出现集体大涨。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今年9月11日,中国造船业龙头——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重工)发布公告,为筹集包括“超大型舰船”在内的重大军事项目相关资产,将向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募资约85亿元人民币。消息一出,引发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社会各界的热议,大家普遍认为,这一举措是为建造和发展我国航母进行融资。中国重工的股票立刻受到股民热捧,其“航母概念股”一连两天涨停。媒体一边倒的连声叫好,“欢迎航母来股市帮老百姓赚钱”。
航母“开进”股市,民资踊跃“参军”
9月11日,中国重工发布的公告称:“随着我国由近海防御型海军建设向远海机动作战能力建设转型,在航母编队建设、现役舰艇跨代升级等因素的带动下,我国海军装备需求将呈强劲增长趋势,我国海军军品行业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在此背景下,公司军工军贸生产任务持续快速增长,急需大规模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公司军品业务的研发、设计及生产能力。”
9月24日,中国重工再发公告称,23日已收到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文件,后者同意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收购大连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大连造船”)和武昌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武昌造船”)军工重大装备总装业务及资产的方案(简称方案)。
大连造船因负责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改建和中国本土化改造而广为人知,因此,市场普遍将“重大装备总装业务”同航母建设联系起来,并对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充满信心。股市上出现了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无论是新股民还是老股民,几乎不假思索,大量买进中国重工的股票。
股民小Q就在某证券网论坛上号召大家支持中国军工产业。他说:“发展航母是中国未来的趋势,国家对其投入肯定会不断加大,购买相关上市公司的股票肯定不会错。既能支持国防建设,又能赚钱,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不少网友,如“白领必备”、“蓝色海洋”等也发出倡议:“爱国就买航母股”“不为赚钱只为支持航母建设”。
航母成了国人当下爱国主义的一个符号,中国重工所发行的虽然不能称为“航母股票”,但在某种程度上说,它已承载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军梦想。
记者在北京市泰阳、国泰君安等证券公司随机采访了23名股民,有17人购买了“航母概念股”。在京从商的陈先生说:“我购买中国重工的股票时,根本没有考虑以后是涨是跌,我只高兴能为航母建设出一份力。”
证券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说:“中国重工所发行的股票还不能称为‘航母股票’,大家对它的关注度已经极高。如果国家真的发行‘航母股票’,相信会引爆整个市场。”
上世纪60年代,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实施后,带动了美国微波雷达、新型电子计算机、药物及生物工程等一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的发展,这项科学实验计划的投入产出比,达到了1:14。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