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史陶比尔:盛产机器人的“黄埔军校”

  • 来源:浙江在线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10-21

更多

史陶比尔机器人

一台机器人相当于64个工人

机械手上万次的运动,误差不超过头发丝

0.02毫米,这是比头发丝还要细的距离,机械手飞快的舞动,每分钟120次,上万次运动轨迹的误差不超过0.02毫米!

这是人工永远无法达到的精度,也正展示了机器人的无穷魅力。

史陶比尔的产品展厅,记者见到了各式各样的工业机器人。食品包装、快速分拣、激光切割、加工模具,乃至纺织机械中的“穿针引线”,都看到了一只只灵巧的机械手。

走进技术研发室,一台正在测试的样机不停地输出一袋袋食品。走近了一看,正是大家下饭的榨菜。几块钱一包的榨菜,看起来最平民化、普通食品,却是如此的高科技生产而来。

我们印象中的机器人机械作业,无非是汽车生产线上上上下下的机械手,为汽车自动焊接、装配。“这在机器人里还是小儿科,在提高速度的前提下,确保不差毫厘的精度,才是体现机器人的最大价值。”吴越明说。

这里的机器人,既有四轴的,也有六轴的,简单地说,就是既可以平面运动,也可以三维方向运动。

机器人还能胜任许多人类无法承受的恶劣或危险的工作环境。《拆弹部队》中出现的排爆机器人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而在工业生产环境中,诸如高温高热、肮脏有毒等作业场所,正是机器人大显身手之地。

“比如我们的喷涂机器人,除了能实现精确到0.02毫米之内的油漆喷涂,更能彻底解决油漆对工人的身体影响问题,各大汽车厂家都会采用。”史陶比尔技术工程师陶雪军介绍。

宝马、奔驰、奥迪、大众,这些德系汽车大牌都是他们的客户。苹果手机、戴尔电脑……这些时尚电子产品风靡全球的背后,也有史陶比尔机器人的功劳。

比如奥迪的同一条装配线上,可以根据订单要求同时生产从A3到A8的不同车型,这种灵活的柔性化生产,近年来被诸多大牌车厂运用。史陶比尔新型机器人在其中大显身手。这种机器人手臂上可接多达十来个接头,就像枪盘轮换一样,随时可以针对不同的车型,转换上相应的工具。

工业机器人由于集成于各项生产线系统中,身价也各不相同。像精密的喷涂机器人单价一般要几十万元。尽管“身价”不菲,但这铁打的身板可不是人工所能比拟的。“机器人不用吃不用喝,也不会生病,可以24小时运转,只需定期保养即可。”吴越明颇有信心地说,我们的机器人可以保用20年。

史陶比尔自己的工厂就是高度自动化的典范。在这个产值连年快速增长的工厂内,工人还不到100人。厂房内一条条自动装配线,高速地运转。除了少数几个设备管理人员,几乎看不到流水线上的工人。“这里总共10个人分组轮班,抵过了原来200多人的工作,相当于一台设备顶了64个工人。”在太阳能接头自动装配线旁,工程师陶雪军介绍。

一家全由中国人掌管的外资公司

从本土化制造走向本土化创新

走进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围垦街123号的史陶比尔,充满设计感的现代化大楼令人过目难忘,其中又不乏风水球、盘龙等中国元素。在坚持瑞士精工理念的基础上实施本土化,成为史陶比尔十多年快速发展的一大法宝。

“快速、简便、洁净”,史陶比尔展台上的几个大字,也正是要传达给用户的一种理念。史陶比尔的这一理念在细节中处处体现。厂房顶上都铺上了太阳能发电光板,卫生间的热水、员工电动车的充电,都由太阳能来实现。除了生产车间,甚至在财务办公区,也实现了自动化处理。一个高大的柜子下,工作人员只需输入指令,账本就自动上下存柜出柜。同样,在史陶比尔的材料仓库,巨大的货架也实现自动化,生产车间的指令一输入,仓库里相应的原料就会自动下架出货。

好公司离不开好团队。史陶比尔杭州公司是一家纯外资企业,却全由中国人来掌管。

领头人吴越明博士,就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他早年毕业于浙江丝绸工学院,后留学法国,攻读博士完成后就职于史陶比尔法国公司。1997年选址杭州,建立史陶比尔在亚洲的第一个工业生产基地,吴越明功不可没。“进入中国、选址杭州,其实看重的就是国内发展前景广阔的市场。”

“我们的员工75%是大学以上学历,有助于企业从本土化制造向本土化设计、本土化创新过渡,”吴越明说,刚到杭州办厂时,连一颗螺丝钉都要进口,现在许多产品已实现50%以上的本土化制造,有了雄厚的人才队伍,企业正逐步向本土化设计转型,最高目标是实现本土化创新。

企业的本土化特色也是与产品的需求市场分不开的。工业机器人并不是标准化产品,而是针对需求个性化打造。史陶比尔的优势在于不管是哪种行业、哪种生产活动,他们都能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案。而作为工业机器人的“大脑”的控制器,史陶比尔则采用了开放性平台。可方便地为各行各业进行二次开发,以达到专业定制的效果。史陶比尔已计划在杭州工厂增加工业机器人的装配生产线,以便更好更快地响应本土客户需求。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10/n50589.shtml
本文标签: 工业机器人   自动化   工业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