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同济成功首飞3D打印飞机

  • 来源:东方早报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10-21

更多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设计并采用3D打印技术打印了一架微小飞机,于前天在同济校园内成功试飞。这在国内尚属首例,展示了3D打印技术在微小飞机设计与制造领域上应用的可行性。

微型飞机“小”而“轻”

该飞机的特点可概括为两个字,“小”和“轻”。飞机翼展仅为28厘米,机身长度26厘米,起飞重量约18克,使用螺旋桨的直径为11厘米。

飞机的方向舵驱动采用自行研制的微型小电磁舵机;舵机的磁芯为圆柱形的钕铁硼强力小磁铁,柱状磁铁的直径仅为3毫米,舵机线圈内径为4毫米;单个舵机总量仅为0.3克。

飞机动力为重量3克的3.7伏可充电的小锂电池;发动机使用6毫米直径的有刷小电机,通过减速齿轮减速后可为飞机提供约15克的拉力。

尽管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是PLA(聚乳酸)轻质塑料,但为了尽可能地减轻重量,飞机的机翼、尾翼及舵面被设计成镂空结构;镂空的翼表面上铺设0.06毫米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作为蒙皮。这些镂空翼面的骨架必须精心设计,骨架横截面尺寸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经过几次尝试,最终,镂空翼面骨架的横截面尺寸被确定为1.2毫米。

飞机的尾翼以及机翼(包括前后翼梁和翼肋)采用整体打印成型工艺,翼梁和翼肋混为一体,大大增加了机翼、尾翼各部件连接部位的强度。

此外,为了保证刚度,飞机的机身被打印成2.5毫米×2.5毫米的方形杆,通过强力速干胶连接飞机的机翼、尾翼、起落架和发动机。

遥控范围约20米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沈海军教授介绍,由于航力学院现有三维打印机的最大打印幅度为28厘米,因此,28厘米成为微小飞机实验室师生们设计该微型飞机的特征尺寸,即翼展的指定参数。

设计一架既适合三维打印又能够飞起来的飞机,并非易事,需要缜密的考量,飞机要足够轻并兼顾三维打印工艺的特点。

本次三维打印的微型飞机为固定翼,红外遥控,遥控范围20米左右,适于室内飞行,可平放于掌心。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10/n50612.shtml
本文标签: 自动化   3D打印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