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车联网成为智慧交通的主攻方向(2)

  • 来源:中国证劵报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10-21

更多

安全成各方追求目标

安全是人们驾驶汽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而业界从未放松汽车安全技术方面的研发以提升正常驾驶时的安全性。他们所关注的汽车安全技术通常以碰撞发生的时间点为临界点,分为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而汽车主动安全市场规模发展空间很大。根据赛迪顾问预测,2015年我国汽车主动安全系统(包括底盘控制和安全系统)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未来三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15%左右。

车联网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驾驶的安全性。车联网给驾驶者最大的改变是让其行车更安全,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功不可没。目前很多整车厂商都有相应的产品,除了通用汽车的Onstar、丰田的G-BOOK、日产CARWINGS外,还有一汽集团的D-parter、上汽荣威inkaNet、吉利的G-NetLink、奇瑞特马Telematics等。这些系统基本上都有导航、路况、行车安全监视、车况诊断等功能,它们给车辆的安全、轻松驾驶和维修以及公共车辆的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在车联网时代,技术发展在为人们驾驶提供了进一步的安全保障的同时,也让人们面临更复杂的环境。比如,车内半导体数量的增多加大了电磁干扰,进而增加了安全隐患。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王桓认为,目前车联网发展遇到的最大的安全问题是汽车可以通过互联网被远程控制,但又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

产业健康发展依赖于产业链的成型和相关企业的协同。目前车联网产业链仍不完善,车联网价值链距离成熟这一标准还很远,驾驶员不愿或不敢使用车联网便是一个体现。现在需要做的是,基于驾驶安全打造一条开放、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数据的采集、分析、挖掘以及最后的辅助决策是终极目标,它需要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这时自然涉及信息技术产业。网络安全厂商更是这条产业链上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不远的将来,车联网有望涉及金融、紧急救援、医院、汽车维保、交通运输、IT等诸多领域。当然,要形成这样一个多层级的结构,任重而道远。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10/n50627.shtml
本文标签: 车联网   自动化      智能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