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让仪器作用实现利用最大化 需要不断探索运用机制

  • 来源:机经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10-23

更多

高端高效的实验设施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记者从10月14日召开的浙江大学 “985工程”(2010-2013年)项目建设阶段检查汇报会获悉,学校近年来重点建设一批实验仪器的公共服务平台,尝试建立实验设备使用的“集中、共享、开放”机制,让“国家投入”不再“锁”在教授的实验室,让“物”的投入最终在“人”上显出更广更大的效应与价值。

浙大发展规划处处长刘继荣介绍,在“985”和“211”工程的持续支持下,学校的科研支撑条件以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新的挑战也随之产生,要解决“买”的问题,更要解决实验设备“活”的问题。“一方面,单个课题组或学科的科研经费在高端仪器设备上的购买力相对较弱,容易形成低档设备重复购置,而急需要高档设备无力购买的情况;另一方面,学术组织和物理空间的分散,也对实验设备的共享利用构成制约。”刘继荣说,如何更大发挥仪器的用武之地,需要进行机制上的不断探索。

大手笔投入、集中经费购买高精尖仪器,建设高水平实验平台,是尝试之一。2012年5月15日 ,中国第一台带有球差矫正的具有原子级别成分分析水平的透射电镜——Chem-STEM在玉泉校区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学校的“高端显微镜设备与功能材料研究技术创新平台”的六员“大将”之一。该平台是浙大“985工程”三期建设重点项目之一,中央专项经费总投资4500万元,主要支持原子级分辨电子显微学技术为基础的高端显微分析测试与功能材料创新研究。平台建成以来,为学校物质科学的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电子显微学仪器研制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提供了材料显微结构的测试分析服务,正在逐步成为在国际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高端电子显微技术与功能材料研究中心。

为大需求的实验设备建立开放机制,是尝试之二。医学院在段树民院士等教授的倡导下,教授们不仅“贡献”出了由“985”、“211”经费购置的18台大型仪器,在“实验场地”和“网上管理”上也做出了积极探索,借助网络管理,实现了仪器共享。因为从无到有,医学部场地很紧张,来茂德教授把他名下的两间房腾出来作为平台场地,解了燃眉之急。共享平台现在已经有了大型仪器36台套,总值超过3000万元,分为生化、成像、转基因等三个分平台。共享平台建立了一个开放的网络预约系统,让老师和学生不分时间,不分本系外系,只要有需要就可以随时上网预约。平台自2010年12月成立以来,实现了“全天候”开放,新购买的仪器绝大部分满负荷运行。在浙大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网页的“热点仪器”排行榜上,医学院有3台仪器一直位居前三,有5台仪器进入排名前十。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10/n50803.shtml
本文标签: 仪器   自动化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