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激发创新动力 物联网应用显效

  •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10-30

更多

21世纪,物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它是20世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革命的自然延展与全新走向。2009年,温家宝同志在视察无锡时提出建立“感知中国”中心,开启了中国物联网发展的新纪元。5年来,无锡市以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为载体,以示范应用为引领,全面推进物联网知识、人才、资源等发展要素的集聚,技术、应用、产业高地加快崛起。智慧工业、智慧农业、智慧电力、智慧物流、智慧交通等一大批应用示范项目方兴未艾。

为表彰无锡物联网应用的优秀案例,推广典型应用,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加快培育市场价值,无锡市人民政府与新华通讯社江苏分社联合主办“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首届物联网十大应用案例”评选及发布活动。在日前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上,大会正式发布“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首届物联网十大应用案例”,其中“锐泰节能系统”、“西泾变电站”、“中科软追溯体系”为工业领域物联网应用的典型案例。

A 锐泰节能系统

实现智能管理 数字化能源监管新模式前景看好

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无锡锐泰节能系统科学有限公司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锐泰能源监管系统技术支撑平台(FrontView)、物联网数据网关和能源传感器,整合搭建智能能耗物联网监管系统,实现各类能源计量设备的无缝整合和实时动态监控,为工业企业、高等院校、公共机关、大型公建的节能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该系统已在全国100多个单位应用推广。

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十二五”以来,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仍偏低,单位GDP能耗超世界平均水平2倍,节能减排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能源管理处于节能产业链的顶端环节。”无锡锐泰节能系统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弟清说。长期以来,各行业缺乏一套技术先进、体系完备的“节能监管体系”来科学监测能源消耗、实施定额管理、挖掘节能潜力,导致节能工作效率低下,节能效果无法考评,节能减排目标难以实现。

据唐弟清介绍,锐泰公司依托江南大学节能研究所的综合学科优势,经多年创新研发,形成了适用于不同规模与场合的智能能耗物联网监管系统。

该系统以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集成创新的“锐泰能源监管技术支撑平台(FrontView)”为基础,采用物联网、开放平台建设、子系统嵌入等先进技术,实现各类数字化能源计量监控设备的无缝整合、全面实时动态监管监控。

“FrontView是一个介于感知层和应用层之间的核心技术支撑和开发平台。”无锡锐泰节能系统科学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政介绍说,其具有可视化、可控化和自动化优势,可实现智能对象、人员与流程的互通互联。

在该平台基础上,全面整合传统节能控制器、能源管理智能控制器、锐泰自主研发的智能数据网关(SmartGate1000)等物联网核心设备,实现对电、水、气、暖、空调、重点用能设备和可再生能源的实时感知,对电能、供暖、分体空调和VRV空调进行远程调节。

“该系统综合运用了能源传感、电子测量、自动控制、信息融合、网络安全、环境工程等技术,有效推进计量监控点、互联网络、FrontView平台联动,实现了基于传感网、物联网和互联网的能耗感知、智能监管和智慧减排。”董政说。

调研显示,智能能耗物联网监管主系统内已建成电能计量管理系统、给水管网监测管理系统、空调节能监管系统、燃气能源监测管理系统、供热能源监测管理系统、路灯能源监控管理系统、网络预付费水电管理系统、持续能源审计系统、能源综合分析系统等成熟子系统。“通过一套节能监管平台和多个节能管理系统的‘1+N’模式,锐泰对能耗严格监管有了完善体系和计量依据。”董政说。

截至目前,锐泰公司已取得“智能能耗物联网监管系统”核心技术的完全知识产权,包括7项国家专利,其中4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27项软件著作权、4项软件产品认定等。

全国高校节能联盟副理事长、江南大学节能研究所所长田备认为,锐泰数字化能源监管系统的成功研制与应用,有效实现了全方位能源使用的过程监管,实现了节能的精细化管理,为能源监管建立了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创新框架平台,提供了全新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B 西泾变电站

实现无人值守 电网心脏建智能化防火墙

位于无锡市惠山区的西泾智能变电站内一片静寂,由385个各类传感器、55个高清摄像头、2台红外热成像仪及声光报警设施构建的传感测控网络时刻注视着站内的一切。近年来,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探索构建变电站智能监测与辅助系统,实现变电站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守和巡检”。作为国内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西泾变电站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传统意义上的变电设备“智能化”,实现自我感知、判别、决策和控制。西泾智能变电站的投运,对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提升变电站信息获取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10/n51193.shtml
本文标签: 智慧工业   物联网   节能减排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