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分析智能传感器的应用与方向

  •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11-01

更多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中,高效的工业生产能力通常取决于每间工厂自动化系统的速度、精度和可靠度。即使是在一些低劳动力成本的地区,制造厂商们也渴望提高其自动化系统的精密度,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这么做就会危及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位置。

工业自动化的心脏是新一代高级智能传感器,它让产品生产线持续运行,通过低延迟和实时网络,连接至高性能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以及人机界面(HMI) 系统。当然,对制造厂商而言,时间就是金钱。只要制造的产品能够达到规定质量水平,高效的生产线就会尽可能快地持续运行。高速、可靠的传感器必须非常迅速 (数毫秒甚至更快)地监控或者测量生产线的各种状态。之后,网络必须以最小时间的延迟、且不中断生产的情况下,传输这种信息。

应用与方向

智能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国防、科技和工农业生产等各个领域中。例如,它在机器人领域中有着广阔应用前景,智能传感器使机器人具有类人的五官和大脑功能,可感知各种现象,完成各种动作。

在工业生产中,利用传统的传感器无法对某些产品质量指标(例如,黏度、硬度、表面光洁度、成分、颜色及味道等)进行快速直接测量并在线控制。而利用智能传感器可直接测量与产品质量指标有函数关系的生产过程中的某些量(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利用神经网络或专家系统技术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可推断出产品的质量。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11/n51355.shtml
本文标签: 传感器   自动化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