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谷歌眼镜、三星智能手表的面世,智能可穿戴设备已成为时下最热门的科技话题之一,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未来移动智能产品发展的主流趋势。2012年,著名调研公司Forrester表示,可穿戴计算技术将引发“新的平台大战”。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 Research预计,2013年可穿戴计算设备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亿美元,2014年将达到15亿美元,到2017年,可穿戴计算设备出货量将从今年的约1500万部增加到7000万部,市场规模可能接近100亿美元。
在A股市场,也有一批与智能可空戴设备产业链相关的公司,早在今年初即被资金所热棒。其中,中颖电子(行情,问诊)就是其中的一员。该公司所生产柔性芯片已应用于部分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有望在行业盛宴开启时充分受益。目前,公司市值不到20亿,成长空间十分广阔。
智能可穿戴设备有望接力智能手机
智能穿戴是指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2012年,搜索引擎巨头谷歌公司宣称将发布智能眼镜,在科技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此后,苹果、微软、三星、台湾宏达,以及国内的百度、盛大都传有意介入该领域。今年4月份,该眼镜面世,尽管售价高昂,但依然获得市场的青睐;9月份,三星公司在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展上正式发布了智能手表。可以预计,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会推出智能可穿戴设备。
智能可穿戴设备之所以会激发众多科技巨人的热情,是因为其市场潜力大,为未来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方向。被称为“互联网女皇”的美国KPCB分析师玛丽??米克尔在今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中,尤其强调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增长潜力,认为这是下一个热门领域。美国青蛙设计公司首席创意总监Mark Rolston表示,当今流行的移动设备必将告一段落,可穿戴式计算设备如智能手表等将越来越受欢迎。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未来可能取代智能手机的终端产品,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将互联网或通讯网络获取的信息,以辅助信息的方式来增强人们的视觉。从谷歌最新发布的智能眼镜宣传片来看,谷歌眼镜目前提供的辅助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短信、导航、即时翻译、日程管理等。市场调研公司高德纳预计,至2016年,可穿戴智能电子产品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
政府促信息消费带来政策红利
7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促进信息消费的各项工作,会议提出把握好市场导向、改革推进、需求引领、有序安全发展的原则,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实现“十二五”后三年信息消费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大幅增加。10月8日发改委发布的《实施2013年移动互联网及4G产业化专项的通知》里将智能可穿戴设备列为重点支持方向之一。该文件提出,重点支持研发低功耗的可穿戴设备系统设计技术、面向可穿戴设备的新型人机交互技术及新型传感技术、可穿戴设备与智能终端的互联共享技术、可穿戴设备应用程序及配套的支撑系统技术,实现可穿戴设备产品产业化。
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信息消费作为促内需的重要手段的背景下,后续有望出台更多的利好政策,行业内的相关公司也将因为而获得红利。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