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智能发展并非机器人取代人 而是与人工共存(2)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11-06

更多

史毕福:要让智能制造技术适应不同的环境,以下两点非常重要:一是你需要基础构件,ABB可以为客户提供这些基础构件。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你需要专业知识。比如对电脑鼠标组装而言,高产到底意味着什么?对食品和饮料行业而言,高产到底意味着什么?对汽车制造行业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回答这些问题,关键要看你有没有对自动化各领域有着专业知识和深刻理解的团队。ABB现在有这样的团队,并且我们培训了大批专业人才。这些也是中国真正需要的,我坚信中国在未来几年一定会取得出色的成绩。

CBN:机器人替代人工劳动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开拓市场至关重要,您的看法是什么?

史毕福:对我而言,不完全是替代,而是自动化或机器人解决方案与人工劳作相辅相成。人机共依共存,不存在完全不需要人的工作环境。说到中国面临的技工困难问题,我认为技工应主要攻克难以实现机器人化的领域。通过在合适的领域实现机器人化,我们可以为未来业务成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CBN:ABB研发部门对于保持ABB的领先地位不可或缺。您能否透露一下有关ABB近期在智能制造技术方面所做投资的相关信息?

史毕福:ABB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的全球领军企业。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10亿美元。中国的研发中心有2000多名研发人员,并且我们有非常完善的研发环境。我们不仅仅会投入人力,而且会投资于客户合作项目。在中国,我们与一些电力领域的大客户建立了卓有成效的协作关系,我们还在自动化领域与大学以及智囊团体进行合作。因此,我认为,是整个研发和创新生态系统让ABB与众不同,它是ABB的标志。

CBN:在后金融危机时代,ABB是否对其中长期战略进行了调整?

史毕福:我们今后的战略将围绕盈利性增长、以业务为导向的协同和增强执行力展开。就增长而言,我们还有很广阔的市场渗透空间,因此要加强产品管理,提升客户关系,以及准确了解客户购买某些产品的原因,即他们为什么需要这些产品。如果我们能更清晰地了解客户需求,并根据其需求更好地提供产品以及建立起相适应的销售和分销渠道,我认为我们能够加快成长速度。

第二点有关创新。刚才我们已经谈到,ABB将不断投资于创新。ABB是世界上极少数在危机中没有削减创新、销售和营销以及研发开支的企业之一。现在,我们正在收割投资回报,因为我们有很好的产品研发机制,不断推出新的创新产品,所以我们才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取得斐然的成绩。

CBN:贵公司除智能制造外还涉及其他业务,您对中国市场的整体看法是什么?

史毕福: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非常重要的国家。我们极为重视中国市场,非常庆幸有服务这里客户的机会。我们尊重历史,我们的产品服务中国已经100多年了。我们希望不仅能够在过去的100多年中陪伴中国发展,而且能够在未来几百年中与中国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我认为中国市场的国内需求必定会旺盛起来,需要大量自动化基础设施投入。我们的电力和自动化产品和解决方案确实能帮助中国迈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我们的口号是“用电力与效率创造美好生活”,这也意味着电力和效率将为中国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其次,我认为我们能帮助许多中国客户实现全球化。ABB的全球布局、关键市场覆盖、对客户需求和其他领域的了解,都能让我们成为中国公司在国内外发展的理想伙伴,助力他们的繁荣昌盛。

CBN:你们的中国战略有没有什么调整?

史毕福:没有。过去这些年,我们在中国进行了大笔投资,确保将自己打造为一家完全本地化的企业。我们有本地研发中心、本地化产品管理、本地制造工厂,这些都不会变。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是加强在中国的服务业务,提高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提供服务的能力,以及调适产品的能力。

第二,我们正加快进军软件领域。在软件领域,与中国本地需求协作,将其作为ABB的另一个价值主张,以及驱动ABB前进的另一个要素。

总而言之,我认为ABB的实力和策略与中国形势相当契合,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来服务中国未来的要求。

CBN: 位于苏黎世的ABB总部能给中国市场提供何种支持?

史毕福:ABB的总部位于苏黎世,但我们的员工遍布世界各地。我个人在过去每年中的每个季度都至少来中国一次。对ABB而言,中国市场极为重要,我们将全球机器人业务总部设在这里,有一个船舶推进系统生产基地,一个测量产品中心。因此,对我们而言,中国不仅是一个市场,还是一个培养和施展能力的平台,一个驱动全球业务发展的引擎。是的,集团总部设在苏黎世,但机器人总部在中国。因此,中国扮演着关键角色。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11/n51613.shtml
本文标签: 机器人   智能   制造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