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我国电机所遇低效之困

  •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11-07

更多

中国用户缺乏主动性很大程度是由于高效电机价格昂贵,而这种情况在美国已基本不复存在。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颁布的测试标准,将电机的能效评价成为可能。近10年来,电机市场发展较快,国际电机生产水平不断提升,而配合技术发展的评测标准这些年来也一直进步。

如今的高效电机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水准,最新颁布的分类标准,将IE1当作一般能效,IE2为高一级能效,而IE3则是最节能也是能效最高的。这样的标准划分将电机的能效水平整体提升了一级。

“IEC+MEPS”

早在10年前,关于电机的能效评估标准就已经提出。当时关于这个问题,在美国和欧洲之间还存在很大的争论,因为他们在电机能效问题上不能达成一致。而在过去5年里,情况发生了变化。

最早的国际标准由IEC统一颁布,IE1、IE2、IE3的分类为国际电机能效的评估制定了统一的标准。但每个国家发展的情况都不一样,用统一的标准评测就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国际能效组织“topten节能中心”主席ConradU.Bruner告诉记者,除了IEC标准以外,每个国家都在制定自己的强制性能效标准,这项标准被统一称为“MEPS”。

“MEPS”即MinimumEnergyPerformanceStandards,最低能源效率标准。在过去的5年里,很多国家都采纳了最低能源效率标准的模式。“目前国际上有两三个这样的组织,第一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第二组国家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第三组国家以欧洲和中国为典型。欧洲的标准是在2009年制定,于2011年实施的,而中国的标准也差不多是同样制定的时间。

“IEC+MEPS”的标准构成了整个国际电机的能效测试标准体系,在这样的标准之下,各个国家都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地对电机能效进行研究。但执行这套体系也遇到了许多阻力和问题。

标准一开始执行是通过法律法规来调控市场的。而调控市场需要三个因素:第一是产品注册,每一个型号都需要向各国政府注册,然后划分等级;第二是检测认证,用户从市场上购买一台电机必须要放到实验室里进行测试得到实测值,以此检验电机能效标识是否属实;第三项是奖惩措施,如果电机实测值与标明的不同,生产电机的厂商就要被处罚。

最低能效标准的三步措施,目前只有澳大利亚可以做到。其他国家仅多多少少做到一点。其中在美国只有注册环节,但是不做检查。只有产生了举报行为,政府才会出来监测。而在欧洲是三步都没有做到。

中国的实施情况相对比较复杂,现在的最低能效标准是没有最后的惩罚措施的。现在中国也在做一些立法的修订,可以对这些不节能的制造商进行惩罚。但由于一开始的时候,没有可以做监测的实验室,也没有类似的国际认可标准,所以那时候的中国也没有自己的检测监督机制。但随着电机被纳入能效标准实施里,中国的这项措施也逐渐开始完善。

提高用户自主性

虽然有了标准的要求,电机生产有了相应门槛限制,但高效电机在市场上的推广依然存在问题。Conrad分析称:“在瑞士我们调查了4000个电机,它们分别来自12个不同的工厂,我们发现4000台电机里有50%~60%都是老旧的电机,太老旧的就意味着不节能,所以就需要替换掉。”

高效电机可以用非常短的投资回收期达到节约的效果,但作为使用者可能并不了解这种情况,或者知道了也并不去行动。这就需要市场的转型,从低效变成高效。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11/n51662.shtml
本文标签: 电机   自动化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