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电动汽车浮云背后的真相:有炒作成分 技术难关仍待突破

  • 来源:中国智能电工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11-08

更多

电动车的标准是什么?标准由谁制定?代表着谁的利益?电池采用何种材料?是充电还是租赁换电?由此产生的各种联盟能否在技术与研发中共享共进?

7 月,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正式稿即将出台,在这一背景下,本刊对中国电动车整体状况做了一个相对全面和深入的调查。但说实话,这组报道做完后,参与调查的记者们既欣慰又沉重,欣慰在于作为汽车产业记者,我们关心并关注国家电动车的战略;沉重在于调查结果有太多的不尽如人意,如果仅仅是在攻克技术进步上遇到瓶颈,那反而令人欣慰,但这一行业却纠缠了过多的利益争斗、猜忌和权谋。

尽管已经有一些标准出台,但涉及全行业的规范却进展缓慢,而一些标准也成为某些利益集团试图垄断未来行业地位的必争之地;是磷酸铁锂电池还是锰酸锂电池,反映了中国与国外同行对电池材料专利及技术之争,进而递进到电动车路线的问题;而联盟内部似乎也并没有真正做到核心技术共享与研发……

媒体对中国电动车发展状况的报道,以及由日本核电危机引发的关于中国发电能源构成的讨论,在民间开始引发电动车是否真的适合中国的质疑,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质疑的理由是中国的发电能源以煤为主,火电占全国总发电量的80%多,而年初由于春旱导致南方水电大面积停机,新核能项目的谨慎上马,加重了这一质疑。

加拿大、挪威、瑞士等国以水电为主;俄罗斯、日本等国以燃油、天然气电站为主;法国以核电为主,据此,有人认为中国的发电能源构成并不适合展开大规模的电动车计划。但美国、德国、印度和中国一样以煤电为主,奥巴马在其国会咨文中宣称到2015年要让100万辆电动车行驶在美国的大街小巷,难道美国也发烧了吗?

中国的水电仅仅是遭遇了今春极端气候现象,而且风能和太阳能光伏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开始形成规模。即使抛开其他能源,单以煤电论,实际上中国电能存在着西部过剩,东部不足的不平衡状态。随着煤电转化率技术提高,发展超高压输变电技术和智能电网,在我国煤炭资源支撑下,基本可以满足电能需求,而电动车战略则可在此基础上极大降低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11/n51713.shtml
本文标签: 电动汽车   自动化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