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国内电缆市场虚胖:“规划”“计划”理想化

  • 来源:电缆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11-13

更多

国内电缆行业发展之初,度过了很长一段甜蜜期,但是在2007—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爆发,给国内电缆行业带来一定的冲击;2012年是则另外一个槛,这一年经济形势不好,电缆行业也深受打击,甚至有的电缆企业表示,熬过了金融危机,却撑不过2012。从2012年开始到今天,国内的电缆行业一直没有缓过劲来,尤其是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利润率的不断下降以及回款问题的日益突出,愈加激烈地加重了电缆生产企业的艰难困境。

尽管从今年年初以来,利好消息不断,以期电缆行业能够重振雄风。其中最为吸引眼球的就是国内电缆市场无限扩大,并且拿出一系列的“规划”、“计划”、“目标”等等加以佐证,但目前来看,无论是“规划”还是“计划”,都似乎有点理想化,按照各行业的推进速度来看,能不能按时完成目标还要多打几个问号。

而对于重振电缆雄风的方式,很多专家给出了两个建议,一个是通过加大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创新,实现企业的转型。对于这种方法笔者认为有道理,但是可行性不够,甚至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这种建议仅仅是理论上的,难以与实践有机结合。

比如对于中小型甚至是小微型电缆生产企业来说,摆在眼前的现实是血淋淋的,想要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就必然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购买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另外还要吸纳更多的电缆优秀人才,而一台先进的电缆生产设备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对于中小型电缆生产企业来说难以承担,尤其是在当下经济形势不好,行业生机遇冷的情况下,更是说着容易做着难。

而从自主品牌创新方面看,更是需要大量的经费用以品牌营销,提高品牌认知度,扩大品牌号召力,并且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漫长的周期才能形成。对于大型电缆生产企业来说比较切实际,而对于中、小、微型电缆生产企业来说,则时机不到,火候也不到。

第二个建议是电缆生产企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对于这一点个人认为也不容易实现,因为这虽然能够有效降低人力生产成本及土地成本,但也意味着电缆生产企业面临着当地基础设施、服务配套、市场、人际关系和产业链建设等一系列问题,难以很快适应;况且人力生产成本在整个电缆产品成本中只占一小部分,转移生产基地并不能有效降低主要生产成本铜材的成本。况且现如今已经全球一体化,电缆生产企业已并非在某个区域竞争,而是在全国、全球范围内竞争,再加上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的加入,更是让国内电缆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炽化。

可这也行不通那也行不通,电缆行业的竞争和低下的利润率却不等人,很多电缆企业都感到难以为继、步履维艰,甚至有很多电缆生产企业干脆选择退出市场。目前,对于经济实力相对雄厚的电缆生产企业,也迫于现实压力,难以坚定地研发生产自己“拿手”的电缆制品,而选择哪里有利润,哪里利润高,就往哪里去。比如核电发展势头猛,就生产核电电缆,风电发展势头猛就生产风电电缆。对于这一点本人认为无可厚非,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企业的维持和长期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通过多元化发展能够有效避免重复投资和产能过剩,对于电缆生产企业本身来说,是明智之举。但其中也存在问题,我们发现目前国内的很多电缆生产商在投资和扩张的时候或多或少有些盲目,而盲目投资无论对于新投项目还是实业主体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害,况且半道转行往往难以体现企业的竞争优势,开辟市场也成问题。

目前,电线电缆行业的投资一般都是新能源领域,主要原因是新能源在近年来呈迅速发展之势,尽管2012年也遇到发展瓶颈,可今年复苏势头良好,因此投资新能源受到电缆行业的欢迎。可是正因为这成为电缆行业的共识,才让人不得不忧虑。试问,如果电缆企业一窝蜂地投入到某一能源领域,将造成怎样的结果呢?想必只能是引发恶意竞争,从而造成为了利润而降低成本,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不仅企业遭受损失,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以风电市场为例,众所周知,风能作为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最具有开发价值。并且近年来风电市场正以每年20%的速度保持增长势头,据经营风机维修等业务的北京汉能华科技公司一份研报显示,到2020年,中国风电服务市场的总量可能高达1000亿元。市场的巨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投资风电用电缆就没有风险吗?

答案是否定的,事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11/n51822.shtml
本文标签: 电力   电缆   自动化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