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2日,为期四天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落下帷幕。中国改革开放35年的本质就是不断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每一轮政策的调整都释放了巨大的改革红利。当下,新改革红利呼之欲出之时,而对依靠政府宏观政策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历了低谷的折磨,何时才能复苏,迎来生机变得日益紧迫。
焦点中的土地改革能否改善基建投资,促进工程机械复苏
不难发现,基建投资是有力推动工程机械市场需求的有力杠杆。十八届三中全会土地制度改革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无论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还是地方政府摆脱对土地中国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着重指出,城镇化将支撑未来数年的经济增长。
数据显示,中国的城市化率已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1年的51.3%,用3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需要几百年的历程不过,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过去低效、粗放的城市化扩张方式已遇到严重障碍。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工业用地项目容积率只有0.3%-0.6%,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数字一般为1%,城市化对于土地的利用极为粗放。
新型城镇化需要从土地改革打开空间。中国的土地制度长期不明晰,已造成一些矛盾更加复杂化。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涉及中国千千万万个小城镇建设中土地的统一规划、建设用地供应、土地财政问题。
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提高农村土地价格,要让土地收益更多地进入农民自己的口袋。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城镇化推进的成本,逼迫各地放慢推进城镇化的速度,从而进一步更加注重土地的集约使用,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另外,农民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拿到更多财产收益,既可以缩小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也可以推进其更好更快地融入城市,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国城镇化的质量。
土地改革总会要解决,而工程机械行业的市场需求也是跟这一改变是同步的。对着土地利用和制度区域合理,工程机械市场的需求也会越发理性,前些年的过度扩张似的发展已不可能。对工程机械企业而言,要审时度势,把产品与市场需求变化结合起来,做精做专产品,避免盲目提高产量,从新型城镇化的大潮去寻找新的机遇才是根本。
科技创新战略日益突出,工程机械行业下滑中伴随持久力调整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跟中国工业的科技创新脚步是同步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影响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发展的持久力。在习近平总书记履新后的多次地方考察中,“科技创新”是频率最高的调研主题。新领导层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的改革思路也令外界更加清晰地看到,在新一轮改革中,中国寻求创新发展的路径所在。
全会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来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而对企业来说,正如习近平所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我们必须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随着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比重中的增强,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将决定它未来的命运,对当下在工程机械下滑背景下的行业,从内在中去增加科技量变因素,如何实现行业调整期的内部质变越发重要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