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资租赁作用下,无论是制造企业的收入结构还是设备本身作为工具的性质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大大改变了装备制造业的盈利模式。
2013年9月23-24日,由博后方略资讯公司和第一财经联合举办的“第一届融资租赁投资论坛”和“国际融资租赁论坛:融资租赁重塑装备制造业商业模式”在上海举行,两天的论坛近400人的会场几乎座无虚席。这次论坛上,融资租赁被看成是中国制造业特别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被看作是装备制造业目前黑暗中的一缕阳光。来自金融业、投资界和制造业的各路专业人士聚集一堂,探讨融资租赁业与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问题以及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前景,并对融资租赁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充满了期待。
融资租赁改变了装备制造业的运营模式
融资租赁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新型交易方式,因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在20世纪60-70年代迅速在全球得以快速发展。目前融资租赁业务对船舶、飞机等大型装备业的销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卡特彼勒、GE、波音等公司都融入了这一业务,产融结合大大丰富了销售服务的内涵,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机械制造业周期性业绩波动。
卡特彼勒1983年开始融资租赁业务,目前公司服务收入超过全部收入的50%,其中,融资租赁业务带来的收入达到全部收入的10%左右。
1980年GE公司85%的收入来自制造业,15%的服务收入主要来源于售后服务,到2000年,GE金融业务拥有分布在48个国家的24个企业和3700亿美元资产;2003年,GE产业部门销售收入为788亿美元,而金融业务销售收入高达643亿美元,占集团总收入的45%。
从制造企业的角度来讲,融资租赁既增加了企业金融收入,也提高了产品的销量,稳定了产品价格,减少了行业波动;而对于购买方来说,不需要一次性付款,减轻了资金压力,同时,更多的购买者把通过融资租赁购买来的设备作为一种融资工具,只要设备作业收入高于融资租赁的还款,业主就可以获得一笔差额收益。
在融资租赁作用下,无论是制造企业的收入结构还是设备本身作为工具的性质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大大改变了装备制造业的盈利模式。
中国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与“产业升级”形成悖论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融资租赁业务方式,但在2000年前都是波澜不惊。2002年中联重科成立北京中联新兴建设机械租赁有限公司,并于2006年4月20日经中国商务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批准为内资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并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个获得融资租赁资质的企业。这一行业标志性事件迅速引发了连锁反应,三一、柳工、徐工、厦工等工程机械企业相继成立(或收购)融资租赁公司。2007-2009年,各大银行纷纷成立融资租赁公司,并重点服务于飞机、轮船和工程机械行业。
这一商业模式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得以快速增长,大大推动了中国工程机械的快速发展。2007-2010年中联重科融资租赁带来的销售额从5亿元飙升至170亿元。三一、徐工、柳工等工程机械重点企业融资租赁业务也快速增长,改变了制造业单一产品销售收入的业务结构,形成了工程机械企业的利润增长点。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