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比亚迪“技术宅男”辛勤布道 火起来的却是特斯拉

  • 来源:经济观察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11-19

更多

“如果把中国沙漠面积的1%拿来做太阳能发电,请注意,只要1%,那中国所有的发电站都可以关门了。”在不久前比亚迪召开的“世界级技术发布会”上,坐在深圳某酒店会议厅主席台上的王传福正在向台下的数百家媒体,还有对王传福本相关公司代表,侃侃而谈他的电动未来。

王传福

王传福

当天,比亚迪对外发布了三项技术:绿混(以技术创新提升能量转换效率等手段让汽车更节能环保)、绿净(车内空气快速净化)和TID动力总成(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DCT双离合变速器)。

记者注意到,在说出这番令四座惊诧的话时,王传福刻意放慢了语速,语调上也保持了他作为工程师一贯的谦逊,甚至让人不得不相信,这是经过他缜密的逻辑思维演算后得出的相对保守的推论。不过,在字里行间,听众能隐约感受到王传福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就像数周前他以同样平静的语调抛出“分分钟造出特斯拉”论断一样。

尽管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眼下风头远超自身,但王传福对它却一直有些嗤之以鼻,有人曾当着王的面把比亚迪与特斯拉作比较,王有些瞧不上的说,“比亚迪分分钟可以造出特斯拉”。这并不是王传福盲目自大,其实王传福一直坚信,其领导的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完全有超越特斯拉的技术造诣。

不过,王传福并不想将这种技术用于造一些类似特斯拉这样的有钱人玩物,他希望达到的目标,是真正颠覆整个传统汽车产业。

“布道者”王传福

作为中国当下最耀眼的创新公司的掌门人,王传福和他执掌的比亚迪一直在追寻一个梦想,那就是通过电动车技术改写现有汽车竞争格局。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深居简出的王传福甚至不愿在镁光灯前抛头露面,即便如此,他怀揣的电动未来的雄心,还是引起国际资本和汽车巨头的侧目—三年前,巴菲特购买了比亚迪股票,到现在仍然持有;德国大众甚至一度考虑采购比亚迪电池,用于制造成本更低的纯电动汽车,而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则干脆与比亚迪“搭伙”,联合开发纯电动汽车“腾势”。

当下,习惯于在镁光灯前侃侃而谈的王传福,更像一个电动车技术的“布道者”—让更多人坚信,在从传统汽车通向电动汽车未来的马拉松长跑中,比亚迪会是坚持到最后的那一个。考虑到比亚迪现在推出的80%产品是传统燃油车,后者在销量贡献上占99%,王传福需要指引比亚迪跨越梦想与现实的巨大鸿沟,而这样的时间并不容易预测。

为了让市场逐步认可比亚迪的技术,王传福决定拿出更多的耐心,而搭载了比亚迪双擎双模技术的“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除了已经上市的纯电动车e6,即将在12月份上市的比亚迪·秦,将更进一步展示比亚迪的实力。这由比亚迪汽车自主研发的DM代(可在纯电动EV和混动HEV两种模式间进行切换)家用轿车用一些简单的数字就说明了自身的强大。

秦的电动机额定功率达到113Km,最大扭矩达到240Nm。而得益于电动机的强劲低扭与1.5TID黄金动力的配合,秦最高时速可达185Km/h,混合动力模式下完成0到100Km/h加速时间仅需5.9秒,其百公里油耗仅1.6L,约合百公里使用成本仅13元。至于续航方面,“秦”在纯电状态下可续驶70公里,满足日常代步需求,汽油机只在需要在更大动力或电力不足时作用。

“秦”所展示的只是比亚迪技术储备的一小部分。特斯拉定位于高端跑车市场,现有产品均为纯电动车,只有TeslaRoadster,MODELS两款产品。而相比之下,比亚迪则拥有完整的能源体系,从自然吸气、TID、绿混,到双擎双模、纯电动,均有上市量产车型。在产品战斗力方面,比亚迪有骄傲的资本,这也是王传福之所以敢公然叫板特斯拉的原因。

王传福的“蔑视”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不甘。作为同样起步于2003年的两家公司,比亚迪和特斯拉不论是在代表性、实力、技术创新上都有颇多的相似之处,他们是全球最有代表性的两家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了无数传统与常规,对于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但是,火起来的却只有特斯拉。

两条道路

作为全球最有代表性的两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和特斯拉均颠覆了无数传统与常规,对于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两者也有颇多相似之处。

比如,特斯拉的CEO马斯克被称之为“疯狂的CEO”,他是一位挚爱科技的技术控,坊间传言是钢铁侠的现实中原型。而王传福也是一个痴爱技术“疯子”,他的想法是不仅把电池技术用在车上,更要将一个动态储电系统渗透到社区用电去,电能来源包括风能、化学能等。在推崇技术创新的理念上,两者颇为相似。

从历史上看,比亚迪在2003年通过收购陕西秦川汽车制造公司,才得以正式进军汽车行业,至今不过十年。而特斯拉同样诞生于2003年,并且于今年一季度才首度盈利,唯一一款产品ModelS年交付量不过2万台出头。在新能源车发展上,两人可以说是并肩的“小伙伴”。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11/n51851.shtml
本文标签: 电动汽车   电机   比亚的   自动化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