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机器人:世界因“我”不同(2)

  • 来源:人民网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3-12-05

更多

三大“通病”

随着智能服务机器人逐步走入百姓生活,市场、技术和伦理等问题日益凸显出来

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表现强劲。2010年,机器人销量为14980台,2011年达22577台,2012年达26902台,同比增长分别为50.7%和19.2%。有关机构预测,到2014年,中国有望超过日本,成为工业机器人需求量最大的市场。

但相对于中国制造大国的背景,机器人还只是个小产业。据统计,每万名工人中,日本工业机器人数量是400个,欧盟为250个,而中国只有20个。

“这主要是因为产业结构不理想。”一位不便具名的研究员表示,发达国家主要用机器人生产芯片、医疗器械等无法靠人工劳动保证精度的高端产品,而中国处于世界产业链底端,机器人缺少用武之地。同时,我国房地产、电信、银行等传统行业尽管资金充足,却没有机器人的应用诉求;其他行业囿于资金限制,有梦难圆。“如果不大力扶植中小企业,机器人很难获得实质性发展。”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喻俊志阐述了当前工业机器人的两个主要问题:首先,工业机器人价格不菲,维护成本较高,很多企业消费不起;其次,如果大范围使用机器人,为符合机器人操作要求,工人专业素质也须提高。

“会不会出现井喷式的增长,这取决于国家政策。”喻俊志说,“尽管目前出台了很多发展规划,但还没有相应的资金投入,支持力度甚至还不如20年前。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除此之外,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还要与国外竞争者争夺市场份额。2012年年底,工业机器人行业四大巨头(瑞士ABB、日本发那科及安川电机、德国库卡)都在中国设立分公司及合资公司,占国内市场比重达70%左右。

“万名工人拥有20个机器人的数字可以辩证地看,它的确反映出我国机器人的应用现状,但也预示着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注定是一个朝阳产业。”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与公共关系部部长哈恩晶说。

市场同样困扰着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发展。王志良表示,功能强大的服务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售价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老百姓显然无法接受。

“降价是必由之路。”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智能机器人研究室主任洪炳熔预测,随着技术进步和成熟,服务机器人的价格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降至2000~5000元。

价格影响市场,而技术决定价格。对于工业机器人而言,与国外相比,“我们的元器件还不过关,基本都是从日本进口。”乔红透露,日本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价格是其本土产品价格的4倍,这大大限制了机器人在我国的普及。

“我们现在首先要解决的是减速器问题。”哈恩晶表示,减速器的技术难点非常高,国外一些机器人公司也都在使用日本的减速器。“国内虽然也有专门做减速器的单位,但基本都用不了。”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3-12/n51951.shtml
本文标签: 自动化   机器人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