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普遍认为,机床工具行业企业数量快速膨胀,过剩的生产能力是产生恶性竞争的土壤。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金属切削机床企业数量为1070家,产量为403935台,但到2013年已达到1264家,增长18.1%,全年产量可达858100台,较2011年增长112.4%。企业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行业恶性竞争的苗头已经显现。
事实上,机床行业低端产能过剩的根源便是生产技术落后,这直接导致国内产品只能大致满足低端产品生产需要,一旦进入中高端,大部分产品就会败下阵来。机床轴方面并没能取得突破,诸如机床刀具制造及数控系统也是这样。同时,部分业内人士人表示,国内目前最多只能做到六轴。很多打着具有突破性的产品,都没有做到完全国产化,并且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对于机床行业来说,整个市场需求量仍会下降,但高端产品需求量却在上升。”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协会市场部主任屠景先在日前如此表示。据了解,2013年以来,高端数控产品进口单价上升了20%左右,由此观之,高端产品将成为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的一个突破口。
2013年,沈阳机床集团加大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继续战略性退出普通机床生产领域,集中力量突破高档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机床产值数控化率提高至61%,达到历史最高点。2013年,行业数控机床生产规模平均下降幅度为7%,而沈阳机床同比增长24%。中高档数控机床批量进入国家重点行业的核心制造领域,其中为汽车、交通运输、能源、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行业提供的数控机床占数控机床总销量的70%以上。
在关锡友看来,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第五次经济周期的谷底,欧债危机反复恶化、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我国经济也由高速增长向适度平稳增长过渡。在国内主动化解投融资平台风险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投资增长面临下行压力,出口不振和产能过剩、利润偏低,将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长。他强调,“因此无论是机床需求企业,还是机床生产企业自身,调整生产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已经是明确的主线。”
转型在“云端”
作为传统制造业,机床行业很多“旧观念”不仅在制造技术上,更多的是在管理理念上,因此,关锡友表示,机床企业要转型必须以“客户为中心”,不能再走以前“凡事领导说了算”的老路了。
就在这样一位“新派”老总的带领下,沈阳机床走上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核心的转型之路,从传统的生产制造商转型成为工业服务商,这是一次商业模式的创新。实现转型升级需要两样必备的条件,即核心技术和围绕客户需求的组织。2013年3月,沈阳机床优尼斯工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成立。
“我们现在不是卖机床的,而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员工里没有销售经理,只有服务顾问。”关锡友说,中国机床企业的落后就反映在服务上面,这是因为现代制造就是以服务为主的制造。IBM公司当年果断将电脑生产部门出售给联想,转型为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就是看到了未来更好的商业模式发展方向。
据悉,目前,沈阳机床已分别在国内主要城市成立了29家特许销售中心、特约服务中心(“4S”店), 提供集产品展示、销售、配件服务、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服务。关锡友表示,到2014年年底,要争取达到50家4S店、500家U渠道,形成全面覆盖中国工业各个细分市场的销售网络,真正细化区域,贴近用户,多方共赢。
“我们现在在员工职称上就要做出改变,从以前的某某主任、某某科长改成了产品经理、市场经理、客服经理,虽然只是一个名字的改变,但可以看出我们整体都在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客户需求去构建市场、设计产品。”关锡友一一道出沈阳机床的转型之路,“我会和我的员工说,将产品卖出只是做了整个营销链的第一步,后续强大给力的售后服务才是真正拉近客户距离的关键。”
关锡友还向记者道出了他的下一步计划:那打造“i5云制造平台”,今后用户想生产什么甚至不用自己购买机床,通过云制造网提供需求即可。沈阳机床将通过i5智能化系统与智能机床的产业化实施,实现由目前单一提供数控机床,向为用户提供智能加工单元和基于“云平台”、“WIS车间管理系统”等智能化应用转变,同时向工业自动化、机器人(51.980, -0.42, -0.80%)等领域延伸,最终实现由传统制造商向工业服务商的转型升级。
对于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用工难、成本高等诸多难题,关锡友说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转变生产方式,创造市场需求,依靠市场力量来倒逼企业转型。特别是当前新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实现整个生产流程智能化是降低成本的最佳路径。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