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锡友对中国制造转型有着自己的理解。
中国制造的危机在于创新能力不足,出路在于转变生产方式。关锡友认为,中国制造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研发能力和产品化能力弱等问题已非常突出,导致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其中,对中国制造的基础行业中国机床而言,智能化是大方向。关锡友预言,最快只要3-5年,中国机床行业将全面迈入全面智能化时代。
在人人都用上智能手机的时代里,你会想到通过手机的APP软件聊天、游戏、购物、理财……但何曾想到还可以控制大型机床的运转。如今,当传统工业“撞上”互联网,一场中国工业的智能化革命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在日前的上海“第八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上,《国际金融报》记者便遇到了这样一位将传统机床工业生产转移到手机的“新新人类”——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
“中国制造业的危机在于创新能力不足,出路在于转变生产方式。”关锡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预言,这场中国传统制造业的“指尖上的革命”将在3-5年内全面打响,尤其是机床行业将全面进入智能制造时代。
指尖上的工厂
在遇到关锡友之前,记者怎样也无法将记忆中黑皮带传输滚动的机床和新潮的智能手机联系在一起,而事实上,关锡友所带来的“i5系列智能机床”便将这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五年前,我带着一支年轻的团队,为拥有自主的核心技术去研发,经过5年间累计11.5亿元资金的研发投入,到2012年终于研发成功了基于互联网条件下的智能技术控制系统,从智能的角度使机床直接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它的操作不再需要编程,即使不懂得工程语言的用户在半个小时内就可以操作机床。”回忆起 2012年7月6日,沈阳机床宣布i5数控系统研制成功,作为沈阳机床董事长的关锡友感慨万分。
所谓i5是指Industry、Information 、Internet、Integrate、Intelligent,即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有效集成。搭载i5系统的i5系列智能机床依托互联网,能做到智能校正、智能诊断、智能控制、智能管理。不论用户身在哪里,一机在手即可对设备进行操作、管理、监控,实时传递和交换机床的加工信息。
“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大脑’和‘心脏’,i5数控系统的诞生使得‘中国制造’的核心部件不再依赖国外厂商的控制和垄断。”关锡友表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能靠引进,只能靠创新。花钱买不来核心技术,我们必须自主创新。
人类工业发展经历了蒸汽机时代、电器时代、汽车时代、计算机时代、网络时代五个发展阶段。与此相对应,机床控制技术也经历了蒸汽驱动、普通机床、模拟信号驱动、数字信号驱动,现在到了信息驱动时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3D技术拉开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门,美国开始再制造革命、欧洲工业4.0版的转型,潮流的背后就是制造的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是制造智能化的基础,在机床行业就是智能机床。
对于工业革命的脉络和未来方向,关锡友梳理得非常清晰也把握得非常正确,他掏出自己的苹果手机对记者表示,“iphone到了4代才爆红,其实前三代就已经开启了智能时代,只是人们那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如今的i5系列正是如同iphone1代,已经率先跨入了机床行业的智能时代。”
事实上,这一机床行业的“苹果一代”已经受到了市场的强烈关注,据悉在2月24日的“第八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首日,i5系列便已经销售了40台,关锡友预计今年销售将达到5000台。2月26日,沈阳机床的股票更是因为“i5系列”强势涨停。
“最快只要3-5年,中国的机床行业就将进入全面智能化时代。”关锡友预言。
低端产能过剩
在鉴定一个国家的机械工业是否强大时,人们都比较在乎几个方面的表现。比如是否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否具备较强的重大装备技术能力;是否具有较高的高端装备占有率,其主流技术装备品种质量是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按照这个评判标准,机床行业确实差距不小,尤其让业内人士底气不足的是高端机床市场,一直难得有让人振奋的消息。
“中国制造业的危机在于创新能力不足,出路在于转变生产方式。”谈及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现状,关锡友还是锁紧了眉头,他表示,中国制造业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弱等问题已经非常突出,这导致行业同质化竞争进一步加剧。
关锡友称,作为机床生产企业,本身属于制造业,所服务的客户也属于制造业,因此对于制造业的冷暖感受最深。以机床工具行业为例,2012年以来,市场规模整体萎缩,国内企业盈利水平大幅降低,部分企业已处于亏损状态。由于持续低迷,2013年行业企业普遍产值下滑20%左右。“关键是目前行业仍然处于下行通道,看不到复苏的迹象,3-5年内可能都不容乐观。”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