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大量手工工作,生产计划的编制、修改以及调整都需要生产人员亲自去录入,造成工作量非常巨大,难以提高工作效率;造船企业生产计划负荷分析难,生产人员难以按照生产计划并结合企业生产设备(船台、船坞、吊机等)和人力资源的负荷能力进行实时分析,企业设备、场地和人力资源都不能得到合理利用,生产很难得到均衡,企业资源利用率也难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造船企业的生产过程难以进行精细管理控制,很难精确快速的编制工作包及派工单,因此也很难为管理协调提供准确的生产施工依据;企业能率和效率分析不够精确,实动工时及物量很难得到精确统计,人力资源分配及企业能率也通常得不到精确分析,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人力和物品资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造船企业缺乏经营决策支持,企业管理者手上缺少可进行分析以及需求、计划和进度模拟的各类型船历史数据。
造船生产管理系统
广船国际造船生产管理系统2004年开始系统调研工作,2005年根据调研结果及参考国外相关系统的流程和功能,设计出了造船生产管理系统的初步流程及系统初步的功能解决方案。2009年,在系统试运行成功的基础上,将所有陆续开工的新船数据全部纳入系统进行管理,包括广船制造的39000型系列船、38500D至G型系列船、40000型系列船、51800A至C型系列船、50500A至G型系列船、 52300A、B型系列船以及1400型系列船。
物资业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广船造船物资管理系统实施之前,企业物资业务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无法准确、高效的对物资采购货比三家,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货物质量;采购计划无法与生产计划同步,导致资材采购过早或不及时,在增加库存成本的同时仍存在大量缺件,进而影响到生产进度;信息孤岛严重,设计、施工、物资、财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无法共享;大量的单据需要靠手工录入,效率低下、差错率大;系统库存与实物库存不一致,导致使用部门无法通过系统直观了解真实库存;领料定额控制难,工作量大,造成资材的浪费,无形中增加了造船成本;资金安排无计划,分配不合理,加剧了资金紧张局面;现场材料托盘堆放时间长、场地占用大,急需托盘统一预约与配送等。
造船物资管理系统
广船造船物资管理系统的建设从2005年开始,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造船物资物流管理理念并结合广船国际的管理现状,完成了GSI-SCIMSⅡ期中的物资物流管理系统调研与分析。2007年完成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并在广船国际物资部进行试运行。2007年7月正式对新系统进行应用切换,同时停止旧系统运行。
质量业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质量管理系统建立之前,广船质量业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难以按科学合理的来货检验计划来指导来货检验工作正常有序进行;难以对来货检验过程进行规范化、流程化管理;难以按科学合理的对内检验计划来指导对内检验工作正常有序进行;难以对对内检验、对内无损检测、对外检验、对外无损检测过程进行规范化、流程化管理;难以对试航问题、售后问题进行规范化、流程化管理;难以进行计量器具管理;难以对特殊工种人员档案进行管理。
质量管理系统
广船质量管理系统(C/S版)自2010年初开始研发,于2011年初完成并开始试运行。同年底,为更好地满足现代造船企业的质量管理需求,决定推出B/S版的质量管理系统。新版系统是以公司的V9集团管控平台作为基础,并采用了最新的软件开发技术。
总而言之,广船生产管理平台建设的目标是以生产管理系统为核心,结合现代造船模式的建立,在广船国际实现生产管理系统对生产业务流程的全面覆盖,同时推广对造船物资物流系统的应用,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信息化与业务的相互促进和融合,为实现“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的实现奠定基础。
系统建设重点是开发和实施应用“造船生产管理系统”、“造船物资管理系统”、“造船质量管理系统”。
总而言之,在生产管理平台的应用中,广船结合企业现代造船管理模式的建立、精益管理思想的贯彻,以生产管理系统为核心,贯穿生产计划、生产过程管理、物资物流管理、质量管理,实现了生产计划均衡合理、计划可控、生产监控看板化、物资采购反应快捷、库存控制合理、施工部门材料集配领用及时以及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其中,重点推进了造船生产计划与过程管理、物资物流管理和企业质量管理。
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
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主要是结合广船国际实际,逐步推进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信息化,开展综合管理分析与决策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促进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逐步提升。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