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广船国际的信息化实践(9)

  • 来源:E制造杂志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4-05-04

更多

财务部门管理收益方面

通过建成适合的成本核算模型,满足了企业快速进行成本核算的需求,大大降低了核算人员的工作强度,保证了核算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建成成本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平台,解决了财务人员难以收集到物资领料、工时数据等成本核算所需的大量信息的难题;引入了严密的资金计划管理程序,确保了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实现了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降低了资金成本,提高了资本收益率;通过成本管理模块的实施,暴露了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了企业成本分析、控制、考核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成本管理效率,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提供了有效及时的成本信息;通过成本管理系统的应用,准确、完整地核算和反映了产品成本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可进行成本分析和目标、预实成本管理,通过成本发生的各流程的连动控制来实现全过程成本控制;通过整体信息化建设,做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协同,财务管理由记账逐步过渡到预算、控制和分析。

生产部门管理收益方面

建立起了现代造船管理模式下的生产计划和生产管理体系;借助系统、利用企业生产管理知识库快速建立起各层级的生产计划,通过科学计划的负荷计算,保障了计划的均衡、合理,提高了计划的可执行度,从而做到了最大程度地利用企业资源;系统能够结合国情,通过柔性计划调整功能快速、灵活、准确地解决计划修改反馈问题,保证各层级计划的一致性;通过工作包/派工单明确施工任务,对任务的执行进行明确分工,使计划任务的执行过程达到可控;通过形象直观的生产监控看板和精细的管理数据,为生产的执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系统通过提供生产效能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质控部门管理收益方面

以质量过程控制为基础,通过规范质量信息的内容和信息传递的渠道,将大量纵横交错的质量信息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了各相关部门质量信息的透明化;全过程的质量跟踪体系不仅实现了信息内容和传递渠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做到有效利用和管理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质量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还深化了质量管理体系,优化了质量管理流程,从而做到深度挖掘质量数据,提高防范措施,降低产品质量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在及时准确的质检数据的保证下,信息系统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定制各类统计报表。

企业综合管理收益方面

CIMS系统为企业搭建了造船核心业务管理共享平台,实现了业务处理共享、信息共享;通过系统集成应用,使计划执行的自动联动成为可能,生产准备(物资准备和图纸准备)是否具备开工条件只要点击一下鼠标便可知晓;能够做到持续改善业务过程和实现数据标准化;利用CIMS系统,通过有效的生产计划管理,能够及时供应施工图纸,及时配套物资材料,有效控制质量和成本,极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经济和社会效益

企业竞争力提升

通过信息化,广船国际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保障了生产计划的均衡、合理和可控性,对生产管理、制造精度控制、物资物流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控等的全方位提升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广船国际具备了不断提高新船型开发、设计和建造的能力,先后开发、建造了滚装船、客滚船、半潜船、化学品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特别是灵便型液化船在国际上排第三位、在国内排第一位。广船国际是海军重要的军辅船建造和保障基地,企业技术中心属国家认定,是广东省50家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广东省100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经营指标提升

由于高度自主的两化融合带来的巨大效应,广船国际的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24.99亿上升至2011年的78.45亿。利润从2005年的0.98亿上升到2011年的5.73亿,其中2007年达到了12.79亿。企业经营指标完善

产量方面,2011年广船国际造船产品开工20艘,下水19艘,完工17艘/76.38万综合吨。

经营承接方面,在国际船市特别不景气的大背景下,2011年广船实现计划合同承接金额51亿元,其中造船预计承接15艘/57万吨/49亿元,主要是油船、半潜船、客滚船以及特种船,预计可全部满足公司后两年完工船的生产任务。

业务流程优化、组织机构和生产方式变革

广船严格按照现代造船管理模式,重组了企业组织机构。全面采用造船精益管理思想,以信息化支撑企业实现精益设计、精益制造和精益管理的变革。在管理创新的变革中,对设计计划流程、设计过程管理流程、设计图纸管理流程、图纸集中打印流程、设计变更处理流程、设计质量评估控制流程、建造规划管理流程、生产主计划管理流程、搭载网络管理流程、中日程(先行、后行、加工、场地)管理流程、工作包∕派工单管理流程、计划与实绩对比管理流程、生产过程监控流程、实动工时反馈流程、物资采购流程、物资仓储管理流程、托盘预约集配流程、质量和成本管控等等业务流程进行了重构或优化,确保业务系统能够支撑企业精益管理的需求。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4-05/n52615.shtml
本文标签: 船舶   制造信息化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