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漫谈德国“工业4.0”(2)

  • 来源:《e制造》杂志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4-05-14

更多

向“所想即所得”演进

1995年,清华大学获国际CIMS(计算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应用领先奖。其获奖作品就是利用CAD设计一个3D钱币模型,把编制好的工艺流程与数控代码,发送到数控机床上就可直接制造出钱币。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时,曾在清华大学主楼题字,当她到另一栋楼参观时,就有人把她前几分钟题的字用激光在金属板上雕刻出来作为礼品送给了她,这就是“所见即所得”。时至今日,我国绝大部分制造企业努力的方向仍然是“所见即所得”。

随着当今新技术的发展,有部分制造企业已尝试从“所见即所得”过渡到“所想即所得”阶段。2011年,美国人进行了一次实验,成功地利用脑电波控制机器,给一只猴子喂香蕉。这个实验的步骤是:给猴子头上装一个脑电波信号探测仪,来探测它的脑电波信号;当猴子看见工作人员拿着香蕉走进来时,它脑子就会产生想吃的信号,被传感器测出;信号放大发送到计算机,就能通过控制机器手把香蕉给抓过来;香蕉拿过来了,可皮没剥,猴子大脑又产生脑电波信号,传送到计算机,继而控制机器手,机器手就把香蕉皮给剥了,最后把香蕉放进猴子嘴里,给猴子吃了。2012年4月,重庆大学也实现了该试验,说明中国也做到了。

2013年6月,脑电波控制飞行试验取得了成功。美国的一所大学,把脑电波信号采集器装到一个经过飞行训练的人的头上,他产生任何一个控制念头,都会被作为信号采集下来,通过WIFI无线网络把信号发射出去,以控制无线网络室内的无人直升机起飞、降落、前飞、后飞、前拐、后拐。这些都已在现实存在,并不是虚拟想象。

试想一下,5年后,10年后,知识传输还需要老师教吗?产品还需要用手在计算机上建模型吗?只要脑子有一个创意,就可以通过脑电波传输直接采集出来,变成真实可用的CAD模型,并直接应用于制造环节,这就是“所想即所得”,现在看来并不是梦。

最后,笔者总结,德国“工业4.0”的前提是在工业自动化基础上,实现从机器传感器到因特网通讯的无缝对接,生产自动化技术通过自我诊断、自我修正和功能最大化程序变得更加智能,以更好地辅助工人完成生产。“工业4.0”巨大意义在于将传统工业生产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最终实现工厂智能化,提高资源利用率、生产灵活性及增强客户与商业伙伴紧密度,并提升工业生产的商业价值。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4-05/n52649.shtml
本文标签: 工业4.0   制造业   制造智能化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