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社交制造 变革在即

  • 来源:《e制造》杂志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4-05-14

更多
 是否设想过这样的一幅图景:明媚的阳光扫过桌面,手边是吃剩的KFC,刚冲完的咖啡香气缭绕。在这样的氛围与空间里,一位工作人员一边听着悠扬的音乐,一边在电脑前办公。这也许是所有坐班人员想要的办公环境与氛围。在一个物理空间里具备自由、开放、互动的办公环境似乎有些难,而WEB2.0时代,社交媒体平台为人们打开了不同于传统办公方式的新窗口。当然,这只是社交媒体功能应用的一个缩影。今天,社交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对于制造业的影响与冲击也正在凸显。

事实上,社交媒体正在越来越多的渗透、融合和影响着人们生活和生产方式,因为互联网本身对制造业发生的推动、变革,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力,而社交媒体是当下互联网最为活跃、集中的、影响最大的方式。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制造的各个环节中,让制造无处不在。

“社交”价值体现

现在,社交媒体已经不仅局限于信息沟通,社交范围与圈子的拓展也变得普遍起来。过去是点对点的沟通方式,而现在却是点对线、点对面、点对体的沟通。2013年底麦肯锡的《信息技术引领未来商业的十大趋势》一文中,排在第一位的信息技术就是社交网络。据有关数据显示,企业员工每天都在做搜索、阅读、邮件和沟通,时间被很多碎片化事务占用,如果利用社交技术,可以提升25%的劳动生产率。

目前,国内做社交媒体的企业有几个显著特征:企业信息化应用较早,重视信息化;信息化投入较完备;企业对员工的知识价值倚重比较高。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社交网络化主要侧重在3个方面,一是提升业务进化速度。让企业与外在业务环境与时俱进,快速做出反映与更新;二是降低运营成本。从传统的传真到邮件,从座机到手机都提高了效率,演变至今天,各种社交媒体更是提高效率的捷径;三是增强员工黏性。不管改善业务进化,降低业务成本,核心是要有人,要有有价值的人、有经验的人,同时这些人有意愿在组织中释放工作成果,这时要增强组织黏性体现。这充分表明,企业社交网络的核心价值就是改善组织的活力。

“众包”创意、设计

制造业基本活动就是创意设计、研发、制造服务等环节。这些环节构筑了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对人们生活的巨大支撑作用。因此必须从创新、研发环节开始,而企业创意研发设计的专业性劳动,在社交媒体平台下,衍变成了一个群体众包的集体活动。

创意、设计众包就是把诸多专业人士、众多对想象设计感兴趣的,有创新知识或者是大家有共同的创新意愿的人汇聚在同一社交平台上,来进行共同劳动,进行创意的结果。社交媒体平台将这一“共同”创造最大化。现在对于一个企业的创意、设计团队来讲,网络交流设计形式正在源源不断地创新推出,如某一个产品的需求与创意概念,社交媒体上会有更多的人去对这个创意概念或者产品设计进行功能性能上的完善。过去一个产品的设计在企业内部完成,现在发展到基于网络的异地协同设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杨海成表示,现在制造一架飞机,专业的知识人员在某个固定地点的实体工作队伍中进行总体设计,像机翼、发动机等组成部分,可以在各大洲其他地方进行设计。而社交网络遍及到全球,可以更加广泛的进行无所不在的泛在设计。这种泛在设计的基本沟通需要通过社交媒体,形成面向专业级的、兴趣级的设计。在这个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同时也是需求用户,在这种体验交互仿真的过程中,产品的功能更加丰富与实用。基于网络的制造已经成为未来设计制造、发展的主流方向,把世界各地不同的物质资源变成成品,最后装配出新的产品。散布在各地的资源通过网络汇集,形成供应链,并通过供应链协同构成生产制造。这种制造方式会更加集中于一个专业级的社交网络来复制实现。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4-05/n52652.shtml
本文标签: 社交媒体   变革   制造业   互联网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