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食品饮料企业集团,为中国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信息化发展历程
娃哈哈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娃哈哈一直以来沿用“高度集中的分级授权管理模式”,由集团公司对各地生产分公司人、财、物、产、供、销进行统一管理。这一握紧成拳,形成合力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
信息化起步阶段(1997年~2003年)
此一阶段的信息化成效主要体现在对销售业务的支持和财务系统的使用上,比较分散地支持了各部分的关键业务。
1997年娃哈哈开始着手信息化建设工作,与广州兰贝斯公司合作进行娃哈哈制造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设计,开始了以信息流为主线的业务流程再造,以提高娃哈哈的核心竞争力。该系统于1999年完成设计投入使用,把生产、供应、销售、运输、仓库、人事等系统融为一体,部分子系统实现了与新中大财务系统的整合。
2001年,对该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重新开发、设计,使整个集团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完全基于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完全统一的基础数据、完全统一的安全认证机制。从公司1999年28亿元的销售额增加到2003年102亿元的销售额,全部依靠该管理系统实现,显示了其强大的功效。
ERP应用阶段(2004年~2007年)
对娃哈哈执行层面的业务提供信息化的支持,体现在ERP系统从2004年开始在该公司内的全面实施,以及HR系统的实施。
2004年,娃哈哈与美国Accenture(埃森哲)公司合作实施SAP,功能包括生产、采购、仓库、销售、财务等方面,在该集团各业务部门及所有生产性分公司使用ERP系统,利用ERP系统的强大功能和先进理念来管理娃哈哈的供应、生产、销售业务。
整合应用阶段(2007年~2009年)
此阶段成效体现在产供销计划调度系统以及设备管理系统等的开发和实施。在ERP执行系统逐步完善的基础上,信息系统的建设转变为更加关注公司核心的供应链整体规划和运作业务的支持,通过整体的规划指导公司的整个运作。同时各类便于办公的系统,如办公自动化、视频会议系统等,也在公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原有的管理系统向设备管理、能源管理、质量管理等关键管理系统进行延伸和衔接。
持续改进阶段(2010年至今)
2010年娃哈哈以SAP为骨干核心业务平台,搭建了由多个业务系统组成的娃哈哈企业信息管理平台,通过系统整合实现总部信息化管理。实现了从客户门户下单,到销售公司调度、分公司安排生产、运输公司进行发货直到客户收货签收确认等一系列信息管理流程,做到每个控制点有单据可查,有报表可看,实时监控整个营销流程。同时将业务系统和办公自动化、邮件系统相结合,使得和业务相关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第一时间在业务发生变动时及时了解系统的变化情况,将系统和每个人有机的联系起来。
信息化战略管理
娃哈哈早在1997年即成立了以集团公司总经理亲自挂帅、各部门一把手牵头的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公司业务流程管理以及信息化系统实施配套管理工作,在总经理的领导下,主持制定、修订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全面规划,并由信息部一把手(CIO)负责主持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工作。
在娃哈哈每年的方针目标中,都会把信息化建设作为重要一项内容列入计划,推动该企业管理变革、模式转型及业务流程优化。而生产自动化作为饮料企业的基本技术需求,一直来由总经理亲自负责,设备工程部具体负责设备的选型、引进、消化吸收和维护管理工作。
信息化资金投入
娃哈哈在信息化工作上起步早,投入大,近三年支出达2.2亿元,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主要投入包括:各类原有信息系统使用和运行维护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信息系统运维投入4288万元,各类信息化数控设备近1.8亿元。2012年,为了SAP合并升级项目,娃哈哈投入300多万元购买HANA、Notes等软件,投入500多万元,采购了30多台各类型服务器、存储以及防火墙等设备,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信息化应用
娃哈哈一直以来沿用“高度集中的分级授权管理模式”,对各地生产分公司人、财、物、产、供、销进行统一管理。通过SAP系统中的PI模块,将核心业务系统SAP同销售计划、运输计划、分公司生产计划等外围系统做了有效地集成。将集团公司的产、供、销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
可以实时有效地监控每笔业务单据的流转情况,及时发现系统间的问题并给与解决。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