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新能源汽车获高层定调“强国之路”

  • 来源:腾讯专稿,张志勇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4-05-26

更多

日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亚信峰会之后,对上海汽车集团等公司进行了考察。习近平就新能源汽车的讲话,让人记忆深刻。他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

长期以来,发展新能源汽车固然是国家战略,但是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业界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和观点。许多人开始质疑新能源汽车所谓弯道超车的合理性,也有人仍然坚持以传统汽车技术的改善作为节能减排的主导方向。

显然,此次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讲话,给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定了调。这个调定得很高,主要的内容包括很多层面的意思,其中最主要的有三个。

 

习近平在上汽集团考察

习近平在上汽集团考察

其一,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国从19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一直是将汽车产业的做大做强作为自己的目标,但是中国汽车产业在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之后,仍然是既不大也不强。

许多人都认为中国今天的汽车产业是大而不强,其实这是混淆了概念。中国汽车大的是市场,而不是产业。由于世界金融危机,以及2009年中国推出的强力的救市政策,中国汽车市场在2009年第一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并保持这个地位直到今天。

但是,享受这个汽车市场巨大成果的却不是中国本土的汽车企业,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占有更多市场份额的是那些来自跨国公司的外资品牌。而且,最让人感到危机感的是,中国的自主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却在外资品牌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下,节节败退。

日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月度数据报告显示,2014年4月,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2.66万辆,同3月份相比下降12.20%,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90%。更为严重的是,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下滑,4月份自主品牌轿车销量,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1.97%,占有率比上月下降1.7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4.66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在乘用车市场也继续下跌趋势。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乘用车4月销量虽然同比增长4.5%,至59.69万辆。但是当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从去年同期的39.6%降至37.1%。

相比自主品牌,其它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除了美系品牌略微下降一点之外,都呈现增长态势。自主品牌的增长速度不仅仅要慢于外资品牌,而且相比市场平均增长速度也相差很大。4月,整个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总销量增长10%,至648万辆。

显然,已经连续八个月出现市场份额下降的自主品牌,正在陷入一场全面的危机。中国本土汽车产业正在由弱变得更弱。这难道是中国汽车产业改革开放需要的结果吗?

中国自主品牌长期处于市场弱势,是中外汽车品牌实力比拼的一个现实,但是,如何改变这种外强中弱的局面,却是中国汽车产业界备受关注的焦点。

此次,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新能源汽车是中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最终确立了中国汽车产业实现突围的基本路径。

既然是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产业就不是可有可无,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承载起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梦想。

其二,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最新一轮发展, 是从2009年开始。但是国家极力强调和重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却在数年之内没有根本性的突破与发展。直到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才刚刚突破1万辆大关。而同期的美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已经接近10万辆。

可以说,中国与美国市场的差距开始逐渐在拉大,中国美国两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差距在拉大。特斯拉不仅成就了自己公司,而且成就了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特斯拉的成功在于市场的创新、产品的创新。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中大胆融入硅谷元素,引发新能源汽车乃至传统汽车的新一轮IT化浪潮。而将产品定位于市场高端人群,更是特斯拉的神来之笔。

任何的市场与产品的创新,都需要根据自己企业与市场的具体情况而定。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源泉在哪里呢?

目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基本是以传统汽车产品为模型,以城市消费大众为对象。所谓的十城千辆等工程的目的就在于此。

但是,有关部门乃至汽车企业却忽视了具有更加强劲需求的低速电动车。低速电动车正是电动自行车的替代品,因此,市场需求极其庞大。然而有市场需求的低速电动车却被政策强行阻拦,无法发展。

固然,目前的低速电动车具有不安全、污染等等方面的缺陷,但是这些缺陷并不是低速电动车无法改变的事实。如果政策加以规范,低速电动车完全可以做到更安全、更环保。而最大的意义在于,低速电动车一旦被政策放开,巨大的市场需求将释放出无穷的力量,它带来的将是中国汽车产业的一次真正意义的变革与腾飞。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4-05/n52812.shtml
本文标签: 新能源汽车   清洁能源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