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工程机械、电力装备,高铁的车辆制造等产业和企业调研,朱森第总结概述了先进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途径,即“明确创新能力提升的方向,做到有的放矢;不断拓展开源创新、协同创新、集成创新、流程创新等创新方式的内涵,并根据自身特点加以灵活组合和应用; 始终笃行积累、延展、融合、演进等创新要义并贯穿于创新全过程;倾力培育创新团队的急需人才,保障创新活动持续有效开展;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尤其是试验条件建设。”
“一个制造过程,总是从原材料、零部件进来,经过各种加工工艺、检测,最后形成产品,然后销售给用户。” 朱森第说,这个过程里面有三个重要的“流”,一个是信息流,一个是物料流,一个是能量流。要使这些“流”能够顺畅、高效,我们要做的就是一个制造过程的感知、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决策、控制、执行。这里面要用到大量的产品和装备。这些产品和装备都是智能制造需要发展的重点。
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和装备制造业各个业务的融合,将产生一批新的产业,朱森第强调,要培育这些产业发展,有意识地扶持智能制造,发展控制系统产业,这样才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同样认为,智能制造既体现在智能制造装备上,也体现在整体的生产系统的控制上。短板在于传感技术。国家应该有规划、有计划地推进智能制造业的发展。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发展智能制造业上存在一个薄弱的环节,即传感器行业。这个行业的研发严重不足,企业往往选不到所需要的传感器产品,一些传感器无法安装在适合的设备上。
对此,卢秉恒指出,现在微纳制造可以制造非常小的传感器,比较符合智能制造需要的传感器。但是这种技术在中国还停留在个别高校的科研阶段,没有形成产业化技术和商品化的产品。因此,他建议,中国的智能制造发展,首先应该从国家层面重视传感器技术的研发、生产和商品化。
综观我国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柳百成表示,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技术,要十分重视发展高技术含量的制造技术、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极端条件下制造技术及清洁与可持续发展制造技术。
概括起来,就是要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先进制造技术。为此,柳百成建议,要加大对关键核心及共性技术的研发投入,要加强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协同创新联盟,充分统筹各方力量,合力推进产业发展。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