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中国,近两年对机器人产业政策支持也逐步加码。
2012年以来,有关部委制定的规划和专项政策陆续出台,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轮廓进一步明晰:2012年3月至4月,科技部相继发布《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攻克一批智能化高端装备,发展和培育一批高技术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核心企业;同时,将研发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流程工业的核心工艺和成套装备,重点培育发展服务机器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公共安全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平台和模块化核心部件等任务。2012年5月,工信部发布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等装置的开发和产业化。2013年12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下发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工业机器人行业和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达到100以上,基本满足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国家层面不断释放利好消息,工业自动化、精密仪器、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逐步落实,进一步刺激了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贺在华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警惕产业化炒作
受政策利好影响,中国各地政府纷纷表示要支持发展机器人工业。
2013年6月,5家机器人重点企业携手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与重庆两江新区签订正式投资协议。根据重庆市委、市政府的目标,重庆两江机器人产业园到2015年,集聚30家以上企业,形成4万台工业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年产值200亿元的生产能力;到2020年,集聚200家以上企业,形成10万台工业机器人、100万台服务机器人、1000台特种机器人的年产能,实现年产值500亿元。
2013年底,浙江率先实施机器换人工程,计划在未来5年,每年实施5000个机器换人项目,实现5000亿元机器换人投资。
江苏省则提出,到2017年,该省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要达到1000亿元。
就在6月25日,广东东莞出台加快推动工业机器人发展意见,提出打造2-3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和6-8个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区,成为广东省乃至中国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和智能制造示范城市。
“现在的状况,我感觉对机器人的产业化炒作有点过热,激情有余,理性不足。在技术研发、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重复性投资现象严重。”毕树生看到,有些地方政府划地盖楼,要建设机器人产业园,但对于技术积累、研发能力、市场化的历程没有很好的估计。有些企业研发能力很弱,对机器人的产业化难度估计不足。“不像软件或者IT行业,机器人从研发到产业化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机器人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大家应该理性一点。不管是资金,还是研发队伍,都应该经过仔细的论证。如果确保有足够的能力,参与进来肯定是好事。”
“我国机器人产业多由政策层面推动,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明显不足,市场化、产业化的前景也相对不高,大量投资难免有跟风嫌疑,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出台明细的产业规划,避免机器人行业重蹈光伏业的覆辙。”贺在华说。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