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工信部部长苗圩:智能制造是工业互联网主攻方向,将开展试点和示范探索(3)

  • 来源:网易新闻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5-03-09

更多

苗圩:去年以来我们在研究国际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尽管各方面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观点,但是不同中有共同点。共同点是由于有线特别是无线、移动、宽带、泛在的网络的推广和普及,带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机遇。互联网能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业的生产方式,提供了很多新服务、新业态和新发展模式。而且互联网的技术到现在还没有走到尽头,它的应用更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所以互联网带来的变化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认真研究。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各国都在研究如何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我们认为,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的融合是要认真重视和抢抓的机遇,这也是所说的制高点的问题。还有一个切入点的问题,或者说主攻的方向。我们经过研究认为,抓智能制造就是我们主攻的方向。前几年我们已经做了一些探索,比如两化融合的试点示范,在这个基础上把智能制造抓在手里,这是解决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

过去五年,我国工业企业在研发设计方面应用数字化工具普及率已经达到54%,近五年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现在很多工业企业甩开图版,搞无纸化设计、数字化模型,这些方面的大量应用,减少了研发的周期,提高了设计的效率,也降低了研发成本。另外在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生产线上数控装备比重已经达到30%,近五年也是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这些方面都有很好的发展势头。

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特别是在智能化方面。过去我们使用的一些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基本上是按人设定的程序作业,它自己并没有人工的智能。所以就出现过有人在修理机器人的时候,一旦忘记关闭电源,机器人对人造成伤害甚至致死的情况。它没有智能装置能感知有人在这作业,设定的程序就不能工作。我们在高端的传感器、重要的操作系统、数字化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提高智能化的水平,这样才能达到智能制造的要求。从产品上来说,现在也有一系列智能化的产品,比如工业机器人原来是数控化的、不智能的,将来工业机器人可能智能化。汽车现在还要靠人来驾驶,各国都在研究能不能把人从驾驶的位置上解放出来,人真正是坐汽车而不是开汽车,把开汽车交给智能汽车本身和整个道路智能化系统。当然这里还要有一定的路要走,还有很多技术难题要攻破。现在一些国家已经有这方面的计划,也有实际的车在路上跑。再比如一些智能化的产品,最典型的是智能手机。过去的手机是不智能的,现在的手机把很多计算机的功能、网络的应用功能全部集合在手机上。从3G开始都是智能化手机了。这是工业产品的智能化。

智能制造我们正在研究,这是一个主攻方向,一个切入点。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参与国家组织的关于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的研究,我们想从今年开始花大约三年时间,选择重点领域,选择一些地区、行业做一些试点和示范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重点。在工业机器人的推广方面,工信部有何举措?

苗圩:2013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培育3至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至10个配套产业集群,高端机器人方面国产机器人占到45%左右市场份额。

这几年国产机器人发展有很大的进步。过去大约一半左右的机器人是用在汽车行业,现在已经突破了这个界限,在电子信息行业等其他工业行业里都开始得到普及和应用。这方面广东做得比较好,它们第一次把机器人用在电子信息产业中。过去由于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广东是加工贸易最发达的省份,在生产线上雇了大量的农民工,来做一些简单的劳动。由于两个方面发生变化,一个是产品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二是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这就给机器人在这个行业的发展应用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国际上用于衡量机器人普及的指标是每万名工人机器人拥有量,我国每万名工人机器人拥有量为23台,德国为273台,日、韩则已超过了300台。这表明我们以机器换人还有很大的潜力、很大的市场。

当然,这也带来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管理方式改变以至于社会上的问题,大量的机器人取代了人,就业怎么办?所以我们还要兼顾好中国人口比较多、还有很大就业压力的情况,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进行。同时预示着劳动力的培训越来越重要,干简单劳动的劳动力找工作越来越困难了,懂得软件、计算机,会操作的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多了。从职业教育方面还要跟上去。

总体上讲,抓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一方面要抓产品技术突破和重要配套的组织,另一方面抓好应用。从这两方面入手,使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5-03/n53806.shtml
本文标签: 智能制造   工业互联网   工业4.0   工业机器人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