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频道   >
机器人| PLC| 低压变频器| DCS| 人机界面| 现场总线| 运动控制| 高压变频器| 电机| PAC| 现场仪表| PC-BASED| 机械传动| 传感器

智能制造加速改变三大行业流水线 个性化定制成突破口(2)

  • 来源:证券日报
  • 阅读人次:
  • 发布时间:2016-01-05

更多

 

据同花顺(59.620, -4.33, -6.77%)数据,在智能穿戴板块,已有52家上市公司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布局。

九安医疗(20.46, -1.78, -8.00%)可谓是可穿戴设备概念的先行者。公司从2010年开始,将电子血压计与智能手机相连接,成立了iHealth美国公司,开创了iHealth品牌,已经形成血压、血糖、血氧、心率、体重、体脂、睡眠、运动等各领域的较为完备的个人健康管理产品线。2014年10月份以投前估值2500万美金的引入IDG等机构投资。在移动医疗和智能硬件领域,公司内部已较为成功孵化了这几个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不过,可穿戴设备还暂未能给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九安医疗2015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仅为1.1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45.88万元。

在医药生物板块,包括乐普医疗(35.700, -0.91, -2.49%)、宝莱特(35.400, -1.77, -4.76%)等上市公司也布局可穿戴设备。此外,一些电子、计算机、通信领域的公司也结合自身企业布局这一领域。

对于健康管理这一方面,上述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老年人群中广泛存在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需要日常监测的慢性病,是健康管理应首先发力的部分,“医疗应用本是慢频率应用,而慢性病管理则是相对快频率”。

商业模式尚在探索之中

对于未来的智慧医疗市场,上述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智慧医疗有助于解决我国分级诊疗推行效率低和医保入不敷出的难点。我国智慧医疗处于初期阶段,行业规模小、增速快、集中度低,医疗信息管理、医保控费、远程医疗等多种形式并存,行业未来并购整合几率大。

在医疗信息化板块,卫宁软件在今年加快了并购的步伐。卫宁软件接连收购浙江万鼎、杭州东联、天津津微首家60%股权,新设重庆卫宁、黑龙江卫宁、宁波卫宁等控股子公司。

近日,万达信息也加快了医疗信息化的布局。12月14日,万达信息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嘉实投资、联创利鑫持有的嘉达科技99.40%的股权。据了解,嘉达科技目前主要对外投资为持有四维医学90%的股权、全程健康45%的股权。此外,嘉达科技目前已作为唯一举牌方举牌受让药谷药业92.04%股权。四维医学是一家围绕远程医疗服务、以“远程医疗解决方案集成+远程医疗诊断服务组织+培训服务输出”模式为主,对外开展包括心电、超声及放射等远程医学影像诊断系统建设、维护及运营的专业化公司。全程建康是一家致力于健康管理与慢病管理领域、信息服务与医疗健康服务相结合的互联网+创新型企业。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智慧医疗的市场很大,但这个市场大多还是在初级阶段,“市场需求是存在的,但还未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出现”。

中国制造“定制化”全面普及或需三年

在风靡全球的苹果iWatch的推动下,智能手表作为硬件伴侣也将开辟出一个新的市场,打开了智能制造产业的一扇窗。虽然iWatch在实用性上尚需考究,但无疑是极具个性定制化的产品,让智能制造产业进入全民定制化时代。

实际上不仅是苹果,智能制造产业的定制化正在中国向互联网转型的传统企业中被频繁探索。长虹已经建立一套能够支持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制造系统;海尔也打造智能化工厂,推满足个性定制需求的工业4.0制造模式;长安汽车(15.58, 0.18, 1.17%)正在推进智能制造和个性化定制;华为也在研究可将智能化的网络延伸至生产现场每一台工业机器人的智慧工厂。

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原来传统的制造生产方式,未来不光是制造行业本身得以迅猛发展,还将催生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制造企业与互联网巨头将以合作等形式共同瓜分这片巨大的市场。但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定制化的落地仍遇到一些坎,真正大规模普及尚需三到五年时间。”

【文章来自米尔自动化网http://www.mirautomation.com/pages/2016-01/n54637.shtml
本文标签: 智能制造   工业机器人  
 三菱电机

热门内容:
工业机器人 S7-200 S7-300 PLC编程入门 自动化产品 DCS控制系统 变频电机 工控机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温度传感器 H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