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发展浪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化生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制造设备没有预先分析、出错处理的功能,生产线无序的运行,这样每天都会造成巨大的成本浪费,然而,这些不必要的损耗在信息化时代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3月10日,由OFweek高科技行业门户主办、OFweek工控网承办的“OFweek 2016中国工业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在中国进出品商品交易会展馆(琶州展馆)5.2号馆会议室隆重召开。会议邀请了来自罗克韦尔、宜科、皮尔磁、思科、IBM等知名企业的专家以及华南理工教授李远清和OFweek行业研究中心的高级分析师严胜辉等,围绕着如何搭建工业互联网,怎样用大数据技术对制造过程进行分析,如何实现智能化生产提高效率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工业互联网是实现制造业信息化的基本过程,通过一张网络把人、机器和数据连接起来,把生产线上所有设备都接到互联网中,这样就可以让生产线数据透明化,生产管理者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并作出最明智决策。互联网技术在自动化生产中越来越重要,从现场总线到工业以太网,再到云计算技术,自动化行业正在不断研究传统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技术,以下是演讲嘉宾的精彩发言。
意念控制作为一种创新的控制方式,它通过脑波来连接设备实现控制,提升了设备控制的效率和灵活性。会上,来自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李远清教授和大家分享了脑机交互方面的技术和具体的应用方向。
脑机交互不仅能用于轮椅,还可以用于家电、游戏机等,甚至是汽车和机械设备。例如,人类要控制电视音量大小,只要通过“想”,就实现音量的调节,对家电产品进行开关等;此外,脑机交互技术能利用脑电波实现文字输入、大脑与计算机连接,实现人机信息交互,彻底省去了传统输入的繁锁。
李远清是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近年来致力于信息科学与脑科学的交叉、脑机接口与脑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并取得杰出的成果。
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新一代信息化技术正在各科技大国风起云涌,并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美国提出了“工业互联网”,而中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极力推动“互联网+制造”的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新时代的趋势。IBM大中华区认知物联网事业部技术总监林旭光带来了《从创新,大数据分析到认知智能之路》的精彩演讲。
林旭光表示,目前制造业正面临着生产成本上升、研发投入不足、生产组织方式较为传统等困境,同时要考虑产品消费者变化、行业技术演进等问题。因此在新的制造模式中,需要构建以数据洞察与认知智能为驱动的新价值网络,为产品的设计、生产、消费提供一个智慧的分析平台,实现基于数据指导下的智能工厂。
IBM认知物联网体系技术是利用大数据连接各种数据,实现实时的生产规划和供应链优化,通过数据分析不断对制造进行优化。IBM大数据分析服务根据设备运行信息进行质量问题建模与优化,通过自适应模型控制,从而减少质量问题的生产性事故发生。大数据技术能有效提高生产设备执行的效率,降低企业运维成本,使企业形成最优行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要迈向制造强国还需大力提升生产自动化水平,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升级发展的核心,需要通过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提高制造效率,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工艺流程,解决环境和资源的制约问题。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市场推广部经理李仲杰以《互联企业助力中国制造2025》为主题做了关于集成控制与信息解决方案的演讲。
罗克韦尔自动化集信息、控制、动力与安全于一体的PlantPAx过程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将有效减少开发时间和成本,更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减少维护成本和停工期,并方便从业务系统访问工厂和生产数据,以更好地进行管理决策。李仲杰介绍了现代DCS、实时分析、安全的IT-OT融合的先进理念,并通过实例展示了中国国内所有婴儿配方奶粉中最先进的跟踪与回溯系统。
罗克韦尔“集成架构”通过工业以太网EtherNet/IP将PLC控制器、人机界面、工控机、I/O、变频器、伺服、现场仪表、传感器等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了设备层、控制层、信息管理层的无缝对接。通过预测故障模式可最大限度地缩短计划外停机时间,实时分析可实现随时应变。PlantPAx可与第三方PLM、PDM、电气和机械CAD以及仿真工具进行集成和数据交换。运营智能、实时分析、生产力促进工具,以及通过云和移动技术带来的更优用户体验。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