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夫:小的物流企业想发展,首先要了解物流应用场景
很多人都觉得,物流行业一定是要大的央企或者实力雄厚的财团才能做成功,但我想说,国内的物流行业真不是一个大企业可以领头的行业,它本身就是一个小、散、乱的行业,是几千万卡车司机和无数快递员产生的。不过,因为它毕竟小,所以,在智能装备应用方面,它不会走得那么快,不会引领行业。
我接触过不少创业者,试图通过机器化的电子识别,改变现在填快递单是手工填单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但这都不现实,我们也曾经花了很长时间研究,如何用语音快速识别订单信息、货物的体积重量,这在小件的应用场景里,是很实用的,但大件、大量的货物是没法识别的,要靠搬运工自己看,所以这里就出现了最关键的一点,基本的应用场景。我觉得这些场景是每个创业者,包括投资商可以关注的基本应用,尤其对于物流行业来说,它是真正的信息化、智能化的起点。
如果从创业的角度来讲,小企业该怎么发展,有两种方向:第一种方向,首先要彻底了解物流应用场景,这个物流应用场景不能只从一个用户或者一个环节的角度来看待,要具体了解流程中每一个环节,提高效率,降低错误率,小企业如果和物流企业进行深度讨论以后,一定会发现一些好的应用场景的改进机会。
另一种是必然出现的一些做物流软件平台的公司,当然目前他们可能做得不是特别大,但肯定在做。打个比方,像万向物流这一家公司就有150个程序员,他的落地配平台开发出来之后,开放给公众用,实际上这样的公司独立出来,完全可以成为一家上市公司。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创业者在寻找机会的时候,必须要和一个物流企业深度合作过,而且是全产业链走过,否则一定会出漏子。
还有一个机会是整合的机会,现在物流每三年左右都会出现一次新的整合。当下落地配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三到五年前你可能根本没听过落地配,只听过快递公司。落地配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只帮电商送单的模式。到今天为止,所有的落地配公司都不太大,大多是几百万、几千万的小项目。但是你不要看着它小,只要方向对了,抓住这个趋势,你就赢了。
马春明:智能制造与智能物流融合是大势所趋
毫无疑问,智能物流是现代物流的基础,它利用集成等技术,使物流系统模仿人的智能,拥有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和自行解决物流问题的能力。而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物流则是工业4.0的基础,是提升现代物流效率、降低物流费用率的理想解决方案。由此可见,物流装备制造商将逐步成为物流系统中解决问题的方案提供商,所以我们认为智能制造系统与智能物流的融合发展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首先,智能化物流系统将融入智能制造工艺流程,使智能制造与智能物流的系统集成。在工业4.0工厂的框架内,智能物流是连接供应和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智能工厂的基石。未来智慧工厂的物流控制系统将负责生产设备和被处理对象的衔接工作,在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智能物流以物联网为基础,利用射频识别、广电感应、红外感应器、超声波感应、激光扫描器、机器视觉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将被处理对象与互联网连接,实现智能制造与智能物流的有效融合。
其次,智能物流装备服务将更趋向市场化和专业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智能物流装备正常运行的保障性服务,如设备的定期维护、故障排除、远程网络监控运营服务等。二是对物流运作或管理的支持服务,如设备运行质量分析、物流各环节绩效与运行情况分析等。三是技术改进和系统升级服务,可以定时提供整个技术改进和信息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升级服务。
此外,还有很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智能物流仓储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智能物流仓储系统是以立体仓库和配送分拣中心为主体,利用立体货架等,检测阅读系统,实现快速消费行业的需求。
随着物联网、机器人、仓储机器人、无人机等新技术的应用,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已成为智能物流方式的最佳解决方案。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5年度,全国已累计建成自动化立体库2600多座,烟草、医药零售、电商是主要应用领域,据预测,未来五年,我国物流自动化改造市场空间将达到1000多亿。
电子商务的兴起也促进了智能物流云仓系统的蓬勃发展。云仓是伴随电子商务而产生的有别于传统仓储方式的智能化仓储模式,它以智能物流硬件设备与WMS软件系统的集成为特征,依托仓储设施实现在线交易、交割、融资、支付、结算等一体化服务。传统的仓储是根据配送需要到不同的仓储去分别取货,而云仓却可以通过相关技术自动拣选,可以说,这是最适合电商的一种配送模式。而依托智能制造兴起的云仓,也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中坚力量。
台达DOP-W系列提供10.4”/12”/15&rdqu…
JetNet 3005G · 5口全千兆RJ-45交换机 …
显示规格 一般规格 环境规格 结构规格 外形…
功能规格 …
功能规格 …
西门子SIMATIC S7-400PLC的主要特色为:极高的处理…